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猜想与假设 ②评估 ③提出问题 ④分析论证 ⑤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⑦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①⑤⑥④②⑦
C.③①④⑤⑥②⑦
D.③①⑤④⑥②⑦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实验探究:
(1)点燃一根蜡烛,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罩住这两支蜡烛,观察哪支蜡烛先熄灭。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他应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
究竟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开始寻找证据。他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了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
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
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中,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泡,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_____。
(2)小明先后提出了哪几个假设?_____;其中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否定?_____;哪一假设在检验中被肯定?_____。
(3)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要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研究者自己发现并提出的
B.科学探究的实验结果就是所要探究问题的结论
C.探究结果需要反复实验论证
D.实验设计合理会得到预期结果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图实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_____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次数
试剂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1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2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克NaCl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_____
常温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____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当你翻动花园的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是因为环境明亮了吗?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将他的探究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___________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5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只)
0
1
2
0
2
阴暗(只)
10
9
8
10
8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_________。
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
(8)做完实验后,应对鼠妇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2017·浙江湖州)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少的方向进行。②了解到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 (1)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请说明理由。_____。
(2)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gCl。
(得出结论) 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孩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是受凉了,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还是什么地方有炎症?就诊时医生会进行各种询问,并测量体温及听诊器听诊。医生的这些行为属于(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获取事实和证据D.设计研究方案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国庆节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近日微博热传: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相混合使用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刺激性有毒气体,这是真的吗?某探究小组同学对此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果果说:该气体可能是CO2、H2S、H2、O2、Cl2中的一种;
(1)倩倩说:不可能是CO2或H2S,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硫元素;
(2)梅梅说:也不可能是H2或O2,原因是_________;经讨论,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l2
(查阅资料)
①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相混合后会产生氯气,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NaClO+2HCl═NaCl+Cl2↑+H2O。
②氯气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反应:Cl2+ H2O= HClO +HCl,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从而起到漂白的效果。
(进行实验)
(3)小组将收集到的气体样品通入图2装置中,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时,则说明该气体是氯气。
(4)实验中需要闻收集到气体的气味,闻气体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