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的同桌看到小科新买的一支钢笔,因其外观呈银白色金属光泽,认为可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对小科同桌认为“钢笔外壳可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这一描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弗莱明发明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培养皿上不小心沾有青霉菌,而在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于是他多次实验考查青霉菌对细菌繁殖的影响,在实验前,最适合做实验猜想的是(  )
A.青霉菌与细菌间是互利关系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
C.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D.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天饭后,小王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研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料的种类有关。
(3)收集证据,实验器材、用品: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各一块,__________。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的水,分布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布
棉布
杯中所剩的水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的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起火的集装箱内装有电石、金属钾、钠等危化品,人们猜测起火及爆炸可能与它们有关,真正的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以上描述中划线部分分别属于
A.提出问题得出结论B.建立假设提出问题
C.提出问题建立假设D.获取事实与证据制定计划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在实验室中把硫酸铜晶体放入水中,水就变成蓝色。旁边的小刚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小明和小刚讨论了一下,提出了三个假设。
(1)可能是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共同使水呈蓝色;
(2)可能是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使水呈蓝色;
(3)还有一个可能的假设请你替小明和小刚提出:________。
小明查阅了资料,了解到硫酸溶液中也含有硫酸根离子,他和小刚在实验室里找到了盛硫酸溶液的试剂瓶,发现硫酸是无色的。于是,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________。
小刚也查阅了一份资料,了解到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中均含有铜离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硝酸钠溶液含有硝酸根离子。他于是马上到实验室观察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铜、硝酸铜溶液的颜色,基于这些溶液的颜色________(注:具体描述),则可以得出结论:铜离子使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1

25
1
较暗
40
1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0.5

5
1.0
较明
5
1.5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_____.(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_____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_____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_____控制该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_____有关。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的爸爸在智能手机中装了手机计步类APP,小明每天只要把手机带在身上,就能显示出一天总共运动的步数,小明把爸爸的手机拿在手上,打开APP,往前走了10步,计步器显示增加了10步,小明想: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
(1)小明猜想:可能是手机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显示运动的步数于是,他拿着手机,坐在汽车里,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发现计步器示数没有变化,他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
(2)小明拿着手机,随着电梯升降从1楼到达5楼,发现计步器示数也没有变化,小明如此操作是因为他建立了______的猜想。
(3)小明站在原地,把手机拿在手上,一前一后甩动手机,惊喜地发现计步器示数在变化,而且每向前再向后甩动一次,示数增加1步、由此你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当今地球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而古代曾有人“预言”:若千万年后,地球将诞生第五大洋,新的大洋将出现在非洲大陆内部,会将完整大陆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对这种“预言”你认为是(   )
A.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B.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
C.科学探究中的得出结论D.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学习小组准备对蚂蚁的生活习性进行探究,他们根收集的信息预测“蚂蚁喜欢甜食”,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步骤中的
A.收集信息B.提出问题
C.作出假设D.得出结论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A.提出问题B.制定实验方案
C.建立猜想和假设D.获取事实与证据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