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的同桌看到小科新买的一支钢笔,因其外观呈银白色金属光泽,认为可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对小科同桌认为“钢笔外壳可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这一描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天饭后,小王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研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料的种类有关。
(3)收集证据,实验器材、用品: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各一块,__________。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的水,分布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布
棉布
杯中所剩的水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的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将甲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乙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鸡蛋都破;第二次甲鸡蛋完好乙鸡蛋破;第三次两只鸡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得出“运动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D.在B处释放鸡蛋,重复做几次实验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只蛋都不破。接着的步骤是()
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D.得出“运动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的爸爸在智能手机中装了手机计步类APP,小明每天只要把手机带在身上,就能显示出一天总共运动的步数,小明把爸爸的手机拿在手上,打开APP,往前走了10步,计步器显示增加了10步,小明想: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
(1)小明猜想:可能是手机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显示运动的步数于是,他拿着手机,坐在汽车里,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发现计步器示数没有变化,他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
(2)小明拿着手机,随着电梯升降从1楼到达5楼,发现计步器示数也没有变化,小明如此操作是因为他建立了______的猜想。
(3)小明站在原地,把手机拿在手上,一前一后甩动手机,惊喜地发现计步器示数在变化,而且每向前再向后甩动一次,示数增加1步、由此你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水库出现了死鱼现象,经调查,在上游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也遭到严重威胁。当地某中学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对鱼苗是否有毒賽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镉污染液40升,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2、20、20、2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鱼缸,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加入上述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③从同一鱼苗繁殖场中挑选体长规格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同品种鱼苗40尾,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放入上述4只鱼缸内。
④将4只鱼缸置于适合鱼苗生长的同一地方,每天给鱼缸内添加等量和适宜量的相同鱼食,同时加入相应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鱼苗的死亡率,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镉污染液对鱼苗的生长有毒害作用,实验结果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在步骤③中。每只鱼缸中均匀放置10尾鱼苗,而不是1尾的原因是: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当你的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在用手触摸、听筒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后,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D.收集事实证据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1月1日金华五中召开了第60届校级运动会;初三(12)班朱彦信以15.91米的成绩,打破了男子铅球14.7米的校运会记录。那么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呢,几个同学进行了讨论。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李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下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5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射出速度v/(m·s-1)
射出仰角/θ
射出(水平)距离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______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第一步是(   )
A.提出问题B.获取事实与证据C.猜想与假设D.得出结论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走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请改正该不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①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②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