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制定探究方案
-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蜗牛有没有视觉?蜗牛有没有嗅觉?蜗牛有没有听觉?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在阴影中,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实验二: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实验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开始难受,然后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最后调头爬走。
(1)实验一说明蜗牛有 ,实验二说明蜗牛没有 ,实验三说明蜗牛有 。
(2)关于蜗牛,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实验一: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在阴影中,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实验二: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实验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开始难受,然后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最后调头爬走。
(1)实验一说明蜗牛有 ,实验二说明蜗牛没有 ,实验三说明蜗牛有 。
(2)关于蜗牛,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小强同学在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书籍时,获知:只要有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某种潮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电产生.以下给出的现象中不支持伏打这一观点的是()
A.传说(亲身感受):天空中的雷电,能劈倒地面的大树 |
B.将两种金属丝接成一根弯杆,一端含在嘴里,另一端接触眼皮,眼睛有光亮感 |
C.用金币和银币夹住舌头,金币与银币相碰时,舌头有酸苦感 |
D.钩在蛙腿上的铜钩与铁盘接触,蛙腿发生痉挛 |
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进行了系列研究。
Ⅰ.提出问题:
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2:铁有多种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哪些差异?
问题3:钢铁厂在选矿时,如何测定铁矿石中的含铁量?
Ⅱ.解决问题
(问题1)上网查寻,有两种说法。
a.在铁表面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早先以为这就是铁的颜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b.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增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1)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填“a”或“b”)。
(问题2)查阅资料
a.铁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和氧化亚铁(
)。
b.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化合物,它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生成两种盐。
c.氧化亚铁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能与酸反应,无磁性,也不能被磁铁吸引。
(2)请写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
粉末、
粉末中的一种,请你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进行鉴别_________。
(问题3)同学们参观了某钢铁厂,了解到钢铁厂在选矿时测定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方法较多。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

(4)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该赤铁矿中
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请写出思路)。
Ⅰ.提出问题:
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2:铁有多种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哪些差异?
问题3:钢铁厂在选矿时,如何测定铁矿石中的含铁量?
Ⅱ.解决问题
(问题1)上网查寻,有两种说法。
a.在铁表面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早先以为这就是铁的颜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b.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增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1)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填“a”或“b”)。
(问题2)查阅资料
a.铁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



b.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化合物,它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生成两种盐。
c.氧化亚铁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能与酸反应,无磁性,也不能被磁铁吸引。
(2)请写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


(问题3)同学们参观了某钢铁厂,了解到钢铁厂在选矿时测定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方法较多。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


(4)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该赤铁矿中

小明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动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下图所示)。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的。
(2)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的两次实验数据。
(3)根据序号为1、2的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________有关。

序号 | 扇叶宽度/cm | 扇叶长度/cm | 扇叶倾斜 角度θ | 纸片被吹起 的角度α |
1 | 3 | 7 | 30° | 30° |
2 | 2 | 7 | 30° | 20° |
3 | 3 | 4 | 30° | 20° |
4 | 3 | 7 | 45° | 40° |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的。
(2)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的两次实验数据。
(3)根据序号为1、2的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________有关。
近段时间,核桃味瓜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怀疑商家在该瓜子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某些不利人体健康的物质。为解开人们的疑虑,记者携带该瓜子到市质检中心对此进行了专门检测。就检测这一过程来说,是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过程( )
A.合作与交流 | B.建立猜测与假设 |
C.提出问题 | D.获取事实与证据 |
在打羽毛球时,同学们发现羽毛的断落会影响羽毛球的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及飞行稳定性等。他们讨论后决定从研究羽毛球自由下落这一简单的运动方式入手,探究羽毛断落情况对羽毛球下落速度的影响。
(1)他们从球场收集到六只羽毛球,如下表:
你认为应该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只羽毛球进行对比实验。
(2)甲乙两同学正确选择三只羽毛球后,分别设计以下方案:
甲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静止释放,比较落地的先后顺序,重复三次。
乙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分别从三楼静止释放,测量三只羽毛球落地时的速度。
请你对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其中操作上简易可行的是___同学的方案。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相同的力、相同的方式拍打羽毛球,不同品牌的新羽毛球飞行的情况并不相同,你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不同品牌的羽毛球的__________不同:
(1)他们从球场收集到六只羽毛球,如下表:
羽毛球 | A | B | C | D | E | F |
品牌 | 燕子 | 燕子 | 燕子 | 江山燕 | 江山燕 | 江山燕 |
羽毛断落根数 | 0 | 2 | 8 | 0 | 4 | 8 |
你认为应该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只羽毛球进行对比实验。
(2)甲乙两同学正确选择三只羽毛球后,分别设计以下方案:
甲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静止释放,比较落地的先后顺序,重复三次。
乙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分别从三楼静止释放,测量三只羽毛球落地时的速度。
请你对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其中操作上简易可行的是___同学的方案。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相同的力、相同的方式拍打羽毛球,不同品牌的新羽毛球飞行的情况并不相同,你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不同品牌的羽毛球的__________不同:
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吗?下面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取三片载玻片,分别编为 1、2、3 号。在每片载玻片上都滴两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相互连通。在 2 号载玻片的右边培养液中放一小粒食盐;在 3 号载玻片右边培养液中放一滴牛肉汁;1 号载玻片不作任何处理。(如下图)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1)2 号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哪边运动?为什么?
(2)3 号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哪边运动?为什么?
(3)设置 1 号载玻片的作用是什么?
(4)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1)2 号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哪边运动?为什么?
(2)3 号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哪边运动?为什么?
(3)设置 1 号载玻片的作用是什么?
(4)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抹布的吸水能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 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将现象记入表格。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看,应采用_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1)提出的问题:抹布的吸水能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 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将现象记入表格。
布料种类 | 涤纶 | 麻 | 棉 |
杯中所剩水量 | 最多 | 较少 | 最少 |
布块所含水量 | 最少 | 较多 | 最多 |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看,应采用_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小明需要控制它们的一些量保持相同,如________。(举出一例即可)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发现,牛奶冷却的速度是越来越______的(填“快”或“慢”),他认为这是由于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
(4)根据(3)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__________。
(5)在流水喷淋法的工作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小明需要控制它们的一些量保持相同,如________。(举出一例即可)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发现,牛奶冷却的速度是越来越______的(填“快”或“慢”),他认为这是由于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
(4)根据(3)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__________。
(5)在流水喷淋法的工作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猜测一下,如果沿两张纸条的中间向下吹气,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1)你的猜测: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3)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1)你的猜测: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3)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