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布什语),这表明
A.美国单极格局形成B.美国是联合国的支柱
C.美国企图独霸世界D.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守护神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即号召同苏联开战。

——斯大林就丘吉尔演说答《真理报》记者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苏联与英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产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有位西方学者在其著作前言中写道: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2)如何理解这位学者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作为此书的开始、“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3)列举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并对从整体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②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③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避免了局部战争爆发 ②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宁
③两强不敢轻易动武 ④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盛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如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 所谓和平演变,就是国家之间的一种战略手段,运用除军事外的手段使对方制度发生变化。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大致分为五个基本策略:1、以自由市场经济具有最高效率的理论,摧毁社会主义的经济自我保护机制……5、以鼓吹极端个性表现主义(现代派艺术)泛世界主义(反爱国主义)等,推毁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伦理和独立民族意识。1982年,波兰政府取缔了国内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后,美国总统里根迅速宣布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并秘密向团结工会提供了1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里根还声称:“自由和民主的前进,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西方借戈尔巴乔夫改革之机,通过电影、小说、歌曲、科技等手段对苏联的语言、艺术、学术等造成极大冲击,使苏联人对美式风格产生向往,对本国文化产生厌恶。

——摘编自何新《何新政治经济论集》;武卉昕、弥沙《苏联解体与美国文化渗透存在着因果关系》等

(1)根据材料概括和平演变战略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和平演变带给我们的启示。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自由……”,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北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出台D.华约集团的形成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4月1日,根据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安排与部署,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保证文艺作品的出版,创作剧本、电彩脚本和小说来揭露美国生活方式。第二,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有苏联采购委员会、贸易代表处、塔斯社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霉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第三,准备出版系列文集,包括《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进步活动家论美国》、《进步美国人反对战争贩子》等。第四,苏联作家出版社准备出版反美题材的剧本《注定要失败的阴谋》、《冷战》等。第五,准备再版如下书籍:《战后西欧》、《在日美国人》等。
另外,“美国之音”等境外广播电台针对苏联的“恶毒”宣传报道,引起了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高度重视。1949年6月28日,中央宣传鼓动部向马林科夫呈送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要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1949年生产11万台,1950年要生产40万台,以作为与境外反苏广播斗争的工具。

——赵玉明《文化冷战与冷战初期的苏联反美宣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文化冷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文化冷战”的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