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初,中国共有核电机组56台。2018年11月23日中国核电举办ERDB发布会,标志着中国核电对标国际先进技术谱写了新的篇章。追根溯源,最早为核电技术提供理论支持的是
A.量子论B.万有引力定律C.光电效应理论D.相对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反映的是爱因斯坦提出了
A.生物进化论
B.狭义相对论
C.光量子假说
D.广义相对论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传统的基督教义中,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奉为真理:“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必然有推动者。”近代物理学中首先打破此观点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工开物》引用书目

从《天工开物》引用书目中提炼出一个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当前题号:4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0.99
   材料一:明朝士大夫徐光启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将心目中的西学,分为大小二种。大的是宗教,小的是科学。他立志传播与发扬的,不是宗教而是科学。他认为天主教不仅是一种理论,可以满足人们对超自然的探索与信仰,而且还是一种治术,就是治理社会的手段。但徐光启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让大家都成为天主教徒。他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杨早《简说中国人》

材料二: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尤精晓农学。1607年,徐光启在家乡进行甘薯、棉花等的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种植、耕作的经验,写了《甘薯疏》等农业著作。1627年,徐光启完成了《农政全书》。该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其中“荒政”作为一目,有18卷之多,为全书12目之冠。徐光启非常热衷于搜集新驯化栽培的作物,无论是粮、油、纤维,无不如此,这就使得《农政全书》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徐光启认为,水利为农之本,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翻译了《泰西水法》,介绍西方水利知识。

——摘编自施欣《论徐光启科技及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徐光启看待西学东渐的观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的历史贡献。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材料 李时珍自幼爱好文学,长期受屈原、司马迁、白居易等人的影响,背得出他们的许多诗句,所以他叙事状物的能力很强。《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其中解释禽、鱼、花、果的许多部分,摘下来就是一篇美丽的散文。如他介绍李子:“李绿叶白花,树能耐久,其种近百,其子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弹如櫻。其味有甘酸苦涩数种。……按王祯农书云,北方有一种御黄李,形大而肉厚核小,甘香而美。江南建宁一种均亭李,紫而肥大,味甘如蜜,有擘李,熟则自裂,有糕李,肥黏如糕,皆李之嘉美者也。”只用200字,就将十几种李子的不同形态、气味、产地和时间等讲的清清楚楚。所以有人说,李时珍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本草纲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叙文学与科学的关系。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李四光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和英国,1919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学硕士毕业。回国后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担任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大学校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从英国归国。他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袖矿资源。1955年1月,中央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问题。他根据地质力学理论,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在我国主要是在几个东西带上。”实践证实了他的预测,尤其南岭带的一些铂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到“二五”计划末期,中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袖产量已能保证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李四光作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推动了核武器的研发。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中国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好勘探工作。1955年春,他担任了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指导了石油找矿工作。特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更加坚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信心,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据百度百科和选修4整理

(1)根据材料,简要概述李四光两次回国及建国后为国贡献才智的时代背景。
(2)简要评述李四光回国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及其精神。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下表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列宁对于共产主义革命所持的观点,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A.恩格斯认为革命将首先在一国获得胜利
B.无产阶级革命应注重理论创新
C.列宁认为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国家爆发
D.列宁主义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纽约时报>与孙中山符号》一文认为:“他不仅仅只是一个伟人,作为一个符号,更象征着现代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美国将其视为‘伟大的爱国领袖’‘东方的唤醒者’,视作其民主政治理念在他国传播的代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夸大领袖个人作用B.秉持西方价值观念
C.反对中国民主革命D.追求客观真实公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来克星顿枪声B.《独立宣言》发表
C.1781年打败英国军队D.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