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 和平与发展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意义。
A.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流行 | B.反映了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 |
C.表明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心态 | D.说明了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 |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2)根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材料 法国国歌《马赛曲》诞生于战火,淬炼于战火,成熟于战火。1940年,德军直越英吉利海峡,40万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小港准备撒离。在德军轰炸和扫射下,法国军队激昂唱起《马賽曲》,最终搬离33.8万余人。法国沧亡后,法国被卖国维希伪政府奉送给了希特勒,伪政府禁止人民歌唱《马赛曲》。但是法兰西独立的精神并没有终结,具有斗争传统的法国人民不甘心屈.服。在法国将军戴高乐的领导下,“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在非洲组建,立志保卫家园,《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的战歌。1944年8月,法国装甲师进入巴黎,解放巴黎。戴高乐唱着“自由法国”的《马赛曲》来到巴黎,并将指挥部搬到巴黎,高唱着战歌《马赛曲》,“自由法国”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最終解放了法国。
——摘编自闫雪主编《难忘二战:硝烟中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战歌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赛曲》的影响。
——摘编自罗荣渠《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每次现代战争都是一次革命”的含义,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加以说明。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法西斯轴心国的疯狂进攻,美英两国重申了“先欧后亚”的基本战略,导致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许多重要战略基地和殖民地被日本占领。针对日本的进攻,美英采取了战略防御结合局部进攻的方针,重新划分了作战区域:英国负责印度洋区域,美国负责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太平洋区域。
1942年4月,美国轰炸日本东京,受到威胁的日本军方决定进攻美军重要基地中途岛,诱出美国舰队主力加以歼灭。6月,中途岛海战爆发。美国以牺牲一艘航空母舰的代价,击沉日本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取得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海战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途岛海战的意义。
A.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二战”在欧洲爆发 |
B.不列颠之战是“二战”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战役 |
C.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
D.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
A.《凡尔赛和约》(1919) | B.《慕尼黑协定》(1938) |
C.《开罗宣言》(1943) | D.《大西洋宪章》(1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