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战后,美国专职经济动员的机构曾多次变动。1979年7月,在原国防动员局等部门的基础上成立了联邦紧急管理局;1981年,里根总统主持建立了“联邦紧急动员准备委员会”,在总统直接领导下制定动员政策,协调各部门的动员活动。海湾战争时期,在弹药、给养方面,美国除动用国内储备外,还动用西欧、菲律宾等军事基地的储备,既达到了满足战区需要的目的,又实现了储备轮换更新。对新鲜食品、帐篷等,同当地公司、商人签订采购合同。由于对巡航导弹需求量大增,国内储备不足,紧急动员国内工厂24小时生产。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是美国应对国内外紧急情况的重要保障。

——摘编自《海湾战争全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美国经济动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动员的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材料 二战后,虽未发生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风起云涌。朝鲜战争中,喷气式飞机首次得以大规模运用,空中加油技术运用于实际作战之中,越南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大量使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装备的可要直起降的海鹅式飞机创下了不败的战绩;在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中第一次动用了隐形飞机;在海湾战争中,当今世界各种高新枝米都不同程度地登上舞合进行了表演.但是战争的目的更加简约,一不再谋求全面征服对手;战争规模变小,战争手段的采用受到节制;二战后技术兵器的广泛运用使现代战场的空间增大,战场日益由平面转向立体:战争日的未必要经过若干次战投的胜利才能达成,实观战役目标也不一定需委若千次战斗的积累,首战可能就是决战。

——摘编自张海麟、彭训厚《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局部战争呈现出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折导致二战后局部战争频发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1950年,在印度“独立日”,国大党发表誓言:“我们认为,拥有自由、享有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占有生活必需品,以致可以有充分机会发展——这是其他任何民族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也是印度人民的不可转让的权利。我们还认为,如果任何一个政府使一个民族丧失这些权利,并压迫他们,那么,这个民族就有改变它或废除它的进一步的权利。”该誓言能够反映( )
A.殖民主义产生了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论渊源
C.印度人民在甘地领导下赢得了民族独立
D.印度积极号召开展不结盟运动维护独立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非常重视中印关系的发展,认为中印两国在国际上应该结成同盟关系,共同维护亚洲的国际安全。中印建交以来,1954年,实现两国总理互访,1956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并多次途经印度。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宛如一道巨幕,将中印两国屏蔽,尼赫鲁政府在西藏问题、领土争端等影响下,将扩张领土、地区霸权,确立理想边界作为印度地缘安全的保障。50年代,在印度着力在冷战中寻求第三条   发展道路的同时,波匈事件和苏伊士运河事件打破了一度出现的国际局势缓和的趋势,美苏两大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加剧。50年代,印度国内派别林立,***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英国教育体系培养起来的印度民族精英是朋友不是盟友。

——摘编自张长江《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材料 印巴分治引起了两国的领土争端,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先后爆发了两次印巴战争,但是仍旧没能解决好这一遗留问题。印度原本希望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能够成为整个亚太地区的领袖国家,但是巴基斯坦的出现对印度的大国地位和领土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巴国内部东西两部分之间矛盾的不断加深以及1970年巴国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引发的国内局势动荡又给印度分裂巴基斯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另外,美苏两国参与南亚地区性事务,使印巴之间达成和解的可能性更小。1971年11月21日,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尽管这场战场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但直接导致孟加拉国的产生,印度分裂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印度确立了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此后,美印关系更加冷淡,苏印关系则持续升温,苏联进一步扩大了在南亚的影响。第三次印巴战争虽然结束,但并未能解决印巴之间的问题,反而使积怨更深。

——摘编自李孟一《第三次印巴战争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 世纪70年代,为将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在阿富汗先后两次策动政变,建立了亲苏的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民主党政权。1979 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民主派”阿明发动政变,推翻了塔拉基,引起了苏联强烈不满。1979 年12月,苏联派8万多军人入侵阿富汗,扶植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头目卡尔迈勒建立了傀儡政权。

苏军入侵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激起了阿富汗全民族的激烈反抗。美国为了阻止苏联势力的扩张,联合了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了大量经费、武器和其他物资。苏军付出了沉重代价,却未能削弱抵抗组织的力量。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战事中抽身。1988 年4月,苏、美、阿、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日内瓦签署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到1989年2月,苏联11万多人的军队全部撒出阿富汗。

-------李琼《阿富汗战争与国际政治博弈》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相对于印巴战争、中东战争而言更具“冷战色彩”,这是因为朝、越战争
A.爆发于冷战最为剧烈的时代
B.完全符合“冷战”的所有特点
C.具有更为浓烈的意识形态对抗特征
D.都由美国率先发动,随后苏联卷入战争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75年4月29日至30日,美军发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直升机运人的“常风行动”,从越南南部撤离了 1373名美国人及南越民众与其他国人员5595人•福特总统将越战形容为“美国历史上一个伤感及悲惨的时期”。美国对越战略变化的地区性影响是
A.冷战政策实施B.东南亚局势缓和C.“杜鲁门主义”推行D.联合国得以建立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战争结束后,法国人轻而易举地重新占领了老封和束埔寨。但在越南,一场消耗战却旷日持久。美国人在南越支持反共产主义的天主教领导人吴庭艳。先是以资金和武器援助,然后发展到派“顾问”、战斗部队和轰炸。……美国在1973年赢得了它自己在1954年所反对的东西,为此付出的代价是:46000名美国人战死,60万南越军民死亡,北越死亡人数估计为90万。而且这场战争对美国社会组织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其中包括美国士兵吸毒上瘾、激烈的国内冲突、因高达1460亿美元的战争总支出造成的财政负担而被忽视的日益恶化的国家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材料 阿尔及利亚沦为法国殖民地后,人民曾掀起过五十多次起义。在二战后民族主义风起云涌之时,阿尔及利亚也掀起了去法国化的运动。1954年,阿尔及利亚组建了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民族解放阵线,开始了武装抗法斗争。1956年,阿尔及利亚共产党也加入阵线。民族解放军战斗的地区迅速扩大,他们采用游击战术来消耗、打击敌人,粉碎殖民军的攻势。1955 -1959年,法国军费支出巨大,财政极端困难,殖民战争还遭到了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从1960年起,阿、法经历了近两年半时间的谈判。在谈判的同时,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武装斗争继续发展。1961年,法国要求结束殖民战争的罢工浪潮高涨,戴高乐政府谋求与阿妥协。1962年3月,双方谈判签订《埃维昂协定》。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告独立。

——摘编自罗洪彰《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