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联条约规定: 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各会员国必须将本国军备裁至最少之限制,以足以保卫国家的安全及共同实行国际义务为限。面对战后军备竞赛,1920年11月,国联开始成立裁军专家委员会。1925年 10月,成立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到1930年底,先后召开七.次裁军工作会议,并最终通过了裁军公约草案。1932年2月,世界裁军大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上遇到了一系列的矛盾,导致大会决议案只是谈到要限制进攻性武器,但却没有实质内容。另-方面,对德问题也无法达成一致。由于普遍性的裁军公约始终没有签订,裁军工作陷入僵局。1934 年6月栽军会议不欢而散,裁军工作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谷字新《国际联盟裁军会议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裁军工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国际联盟裁军工作。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在美国倡导下,美、英、日、中等九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张: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赞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等。美、英两国不满日本在中国的过度扩张,支持中国的主张。经中日在会外单独谈判,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保留了日本在山东的部分经济利益,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192年2月,与会九个国家签订了《九国公约》。公约一方面宣称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却宣称继续坚持美国对中国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政策,拒绝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治等合理要求。

——选编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有条件支持中国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国际联盟成立后,在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盟约规定的某一原则,使国联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该原则是
A.集体安全B.委任统治C.维护和平D.全体一致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为:
①都宣布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②都受到英美等国家提议组建的
③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④都受到英法美等大国的操纵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  20世纪20年代末期,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认为欧洲终于恢复到了正常状态:德国和它以前的敌人似乎已经和解;德国人加入了国联;赔款问题似乎终于得到了解决;60多个国家已摒弃将战争“作为推行国策的工具”;繁荣程度在增长,失业率正相应下降。甚至来自苏联的消息也是令人鼓舞的,因为这个国家已于1928年开始实行一个新的、宏伟的“五年计划”。西方大多数权威人士认为这一计划是不切实际的、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它至少可使苏联人的注意力从国际冒险活动转移到国内经济发展中去。因此,“诺迦诺精神”似乎是有意义的、有内容的,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欧洲这时能安定下来,就像19世纪时那样享受几十年的和平与繁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末期“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欧洲这时能安定下来”的原因。
(2)材料中“和平与繁荣”这一“感觉”逐步被现实击碎,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战争是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人类在还无法摆脱战争阴影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制订有关的国际法以维持战争中的人道主义。从去年12月27日开始的以色列的“铸铅行动”给许多无辜平民造成了巨大伤亡,以色列还在此次行动中轰炸了四所联合国在加沙的学校。联合国下令组成调查组。调查依据的国际法应是
A.《战争与和平法》B.《日内瓦公约》
C.《非战公约》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46年9月30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读了对纳粹战犯长达250页的判决书。判决书写道:“本法庭认为,郑重废弃以战争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必然包含战争在国际法上为非法的主张;凡策划并进行这样的战争,因而产生不可避免的和可怕的后果者,在这样做的时候,就是犯了罪”。该法庭对纳粹战犯作出有罪判决的法理依据直接来自于
A.《国联盟约》B.《非战公约》C.《大西洋宪章》D.《波茨坦公告》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 德国由于过于修改《凡尔赛和约》有关条款、减少赔款的要求被协约国拒绝,于是转而从东方寻找出路。在列宁的亲自指示下,苏俄决定利用德国和协约国的矛盾,选择有利时机,建议举行苏、德谈判。1922年4月,苏、德两国代表团会谈,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彼此放弃对战争费用及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它因在俄国的公私财产被苏维埃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要求。但以苏俄不得满足其他国家的类似要求为条件;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和领事关系;两国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彼此的经济和贸易关系。条约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与合作树立一个典范。

——据马世力《世界史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巴洛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签订的意义。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有学者认为,抽象的和平,即仅仅没有战争的那种和平,在国际关系中是不存在的。和平意味着通过谈判和协定来和平地、有序地改变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战结束后的几年中,法国外交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安全建立一个可靠、持久的基础。从理论上说,国际联盟以其《盟约》第十条提供了普遍的安全。困难在于国联缺乏实施这一条款所必需的力量。法国转向了较小的欧洲国家,它于1920-1924年分别与比利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协商建立了正式的军事联盟。这一联盟基本上是反德的。不过,大约在1925年前后法德两国的外长即白里安和斯特莱斯曼断定,各自国家的安全可以通过直接谈判和达成协议来加强,结果产生了被称为《洛迦诺公约》的一系列协定。之后,美国国务卿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摈弃战争、不把战争当做“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这一建议在1928年8月得到了实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

……

(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根据这一声明,苏联军队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动攻势,以便阻止德国军队从东战场调到西战场。

斯大林 罗斯福 丘吉尔

——摘自1943年某国际会议协定内容

材料三  1948年5月29日安理会通过第50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负责监督执行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达成的停火协定。

1974年,联合国中止了南非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工作,并不允许南非参加一切国际组织和联合国主持下的一切国际会议。

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有80多个曾受殖民统治的国家作为独立主权国家加入了联合国。其它许多领土通过同别的独立国家发生政治联系或通过同他国合并而实现自决。联合国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摘自《全球通史》、人教版《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洛迦诺公约》签订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对当时的欧洲和世界局势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以上国际会议的名称。材料二所指的决议指的是什么事件?并简要概括该事件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联合国的哪些宗旨?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联合国建立的历史意义。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涉及中国问题,体现分赃性质的条款是
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给法国
B.德国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