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0月22日起举办“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甲骨文的发现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材料一


(1)分别指出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型。

材料二 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证、解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

——摘编自徐子黎《王国维甲骨文研究得失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国维的史学研究方法。简要分析他所依据的两类史料的价值。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取借史家研究成果之理论,以观测当前轻情状,推断未来发展趋势,并未预言某事将会发生之意。”王尔敏此话意在表明:
A.论从史出B.鉴往知来C.以古鉴今D.史由证来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二里头遗址)新发现中,人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的上述言论
A.否认了夏王朝的存在B.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
C.揭示了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国家起源的关系D.揭示了原始农耕与文明起源的关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史实”与“推论”适切度更高的应该是
史实
推论
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大型宫殿
A.二里头遗址与文献记载的夏在地域上最为吻合,证明夏朝的存在
B.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年代与传说的夏代在时间上相当,证明夏朝的存在
C.二里头出土文物可以证明夏禹治水的传说
D.大型宫殿建筑说明社会分化和强大权力机构已经存在
 
A.AB.BC.CD.D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藏的五祀卫鼎。鼎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案件。此青铜器的铭文
A.需被文献记载印证才能确定其证史价值
B.能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较为可信的史料
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包含记录者主观认识
D.作为历史叙述都是对当时历史事实的准确客观呈现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浙江某高中师生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集“新中国老物件”活动,同学们把家传老物件带到学校集中展示和讲述其背后故事,在校园里刮起了阵阵“古董风”。这些老物件诉说了每个家庭的历史,也折射了新中国七十周年的风风雨雨。这说明
A.口述史料比文献记载更具史学研究价值
B.新中国史研究须借助百姓的家族史记述
C.宗法观念依旧深刻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
D.实物史料可以成为史料实证的重要方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学生设计了研究科举制度的学习单。根据提示完成如下学习活动:

在图片中选择研究科举制的原始史料,并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加强对史料的分类整理和系统化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保护五四运动史料迫在眉睫。这可以说明
A.研究五四运动收集官方文件为当务之急
B.应把第一手史料的整理保护作为重中之重
C.史料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D.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还原历史场景大有可能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该铭文
A.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
B.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
D.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演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