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 演绎推理概念辨析
-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判断
- 三段论运用错误的分析
- 用三段论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都是合情推理 |
B.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
C.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
D.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这种估计属于归纳推理.(____)
(2)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以作为定理应用.(____)
(3)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为归纳推理.(____)
(1)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这种估计属于归纳推理.(____)
(2)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以作为定理应用.(____)
(3)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为归纳推理.(____)
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数学竞赛.赛后,他们四个人预测名次的谈话如下:
甲:“丙第一名,我第三名”;
乙:“我第一名,丁第四名”;
丙:“丁第二名,我第三名”;
丁没有说话.最后公布结果时,发现他们预测都只猜对了一半,则这次竞赛甲、乙、丙、丁的名次依次是第( )名.
甲:“丙第一名,我第三名”;
乙:“我第一名,丁第四名”;
丙:“丁第二名,我第三名”;
丁没有说话.最后公布结果时,发现他们预测都只猜对了一半,则这次竞赛甲、乙、丙、丁的名次依次是第( )名.
A.一、二、三、四 | B.三、一、二、四 |
C.三、一、四、二 | D.四、三、二、一 |
某参观团根据下列约束条件从
,
,
,
,
五个镇选择参观地点:
①若去
镇,也必须去
镇; ②
,
两镇至少去一镇;
③
,
两镇只去一镇; ④
,
两镇都去或都不去;
⑤若去
镇,则
,
两镇也必须去.
则该参观团至多去了( )





①若去




③




⑤若去



则该参观团至多去了( )
A.![]() ![]() | B.![]() ![]() | C.![]() ![]() | D.![]() ![]() |
下面四个推理,不属于演绎推理的是( )
A.因为函数y=sinx(x∈R)的值域为[﹣1,1],2x﹣1∈R,所以y=sin(2x﹣1)(x∈R)的值域也为[﹣1,1] |
B.昆虫都是6条腿,竹节虫是昆虫,所以竹节虫有6条腿 |
C.在平面中,对于三条不同的直线a,b,c,若a∥b,b∥c则a∥c,将此结论放到空间中也是如此 |
D.如果一个人在墙上写字的位置与他的视线平行,那么,墙上字迹离地的高度大约是他的身高,凶手在墙上写字的位置与他的视线平行,福尔摩斯量得墙壁上的字迹距地面六尺多,于是,他得出了凶手身高六尺多的结论 |
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某校高三有8个班,1班有51人,2班有53人,3班有52人,由此推测各班人数都超过50人 |
B.由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D.在数列![]() ![]() ![]() ![]() ![]()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 B.演绎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
C.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 D.合情推理是演绎推理 |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若函数
的图象在区间
上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
,则
在点
处取得极值;己知函数
在
上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
,则
在点
处取得极值”.对于以上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 B.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
C.推理形式错误,结论错误 | D.该段演绎推理正确,结论正确 |
下面几种推理是演绎推理的是( )
A.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以导电 |
B.猜想数列5,7,9,11,…的通项公式为![]() |
C.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正四面体的性质 |
D.半径为![]() ![]() ![]() |
下列推理过程不是演绎推理的是( ).
①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019是奇数, 2019不能被2整除;
②由“正方形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得到结论:正方体的体积为棱长的立方;
③在数列
中,
,
,由此归纳出
的通项公式;
④由“三角形内角和为
”得到结论: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为
.
①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019是奇数, 2019不能被2整除;
②由“正方形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得到结论:正方体的体积为棱长的立方;
③在数列




④由“三角形内角和为


A.① ② | B.② ③ | C.③ 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