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兰亭诗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小题1】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中的“俯瞰渌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
B.“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在吴兴”“别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E. 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
【小题2】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三)古代诗歌阅读欣赏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中的“九日”与“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词描述的是同一个节日,古人喜在此佳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
B.本诗首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C.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作者意指留恋山水、纵情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
D.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这一联概括池州胜迹,造语工巧而自然。
E. 诗人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1)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借助哪些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
(2)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简要概括诗人 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 ①西泠:杭州西湖桥名。    ②韦曲:唐时长安的贵族栖所。   ③斜川:西湖边文人雅士的游览聚会之地。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
【小题2】简要分析“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新夏感事①
陆游
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
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
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①此诗作于孝宗即位之初,隆兴元年夏(公元1163年),时诗人自临安返山阴故里,借居云门寺。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由景及人,紧扣诗题“新夏”:春天已过,百花凋零,换上一片绿荫;诗人燃气炉香,晏然静卧,一场好觉,直睡到傍晚晴好之时。
B.颔联二句分承“睡晚晴”与“绿荫成”:先叙自己病了已经十天了,今刚痊愈,病中很少喝酒;再描写山深林茂,直到四月,才闻莺啼。
C.颈联转叙时事,点明“感事”:上句指孝宗即位之初,下诏求直言事;下句是说庆幸自己有望在暮年得见天下承平的气象。
D.尾联紧承“近传下诏”句展开:宋孝宗即位之初,实施美政;“小儒”泛指地位卑微品德低贱的读书人,美政之下,他们一定会眼泪纵横。
E. 清代诗评家方东树评论此诗说:“前半新夏,后半感事。情真语朴,意境绝佳。”确切的评价了此诗的结构、抒情、语言、意境的特点。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概括。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完成 下列小 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 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D.“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E.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小题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小题1】这首诗以“野步”二字为题,“野步”是什么意思?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小题2】请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仲良【注】《春晚》即事(五首之三)
杨万里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注】仲良:时任零陵司法参军,是作者的同僚。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此诗题目意思是,诗人依照仲良《春晚》诗的题材创作此诗来表示酬答。
B.这首五言律诗一开始就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东风比作人,与之对话。
C.“堕絮”与《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中的“飘絮”表达的意蕴相同。
D.“魂梦岂忘归”是以反问句的形式加强对自己希望回归故乡感情的表达。
E. 颈联是工对,“花暖”对“山浓”,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给人强烈的印象。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赤壁怀古
載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哲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占,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长朝偏安--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势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C.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对赤壁大战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次了 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
E. 下片的结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
【小题2】此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