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贺新郎【1】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
喜?我见青山多妩媚【2】,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3】沉酣【4】求名者,岂识浊醪【5】
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释:【1】据本词序,辛弃疾独坐停云堂,欣赏着美好的水声山色,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填写此词。【2】妩媚:姿态美好。【3】江左:原指江苏南部一带,此指南朝之东晋。【4】酣:酒喝得很畅快。【5】浊醪(láo):浊酒。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矣吾衰矣”,源于《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说梦见周公,才能行其道,辛弃疾借用此句,表达了与圣人一样的感慨。
B.“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同用来强调“零落”二字。表现了词人知交渐少的境遇。
C.“一樽”三句,由借酒浇愁引出陶渊明,写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境遇和陶渊明写《停云》诗时类
似。
D.“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借古讽今,旨在表现作者特立独行、狂傲自负的个性。
【小题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两句诗借染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来揭示诗人的内在感情。下列诗句采用相同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A.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D.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小题3】.稼轩词擅长化用典故,如“甚矣吾衰矣”、“知我者,二三子”就化用了《论语》中的典故。下列诗句没有化用《论语》中典故的一项是
A.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孟浩然《西山寻辛谔》)
B.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C.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 (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D.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陆游《寓驿舍》)
【小题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秀道中
(南宋)曾几
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降,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了。“润”字不仅有生理上的清凉感,也有心理上的喜悦感。
B.颔联写不顾屋漏床湿,见溪流岸深,旱情缓解,为民而喜,从两个方面抒发了对久旱喜雨的兴奋之情。其中“喜”是诗眼,贯穿始终,表现情感。
C.“不愁屋漏床床湿”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自然贴切,不过表现的精神气韵与杜诗的主旨明显不同。
D.尾联用对比衬托手法,直抒胸臆,写“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之心。
E.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一位不事农桑的文人士大夫能拥有这样的情怀,实在是难能可贵。
【小题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小题1】【小题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点绛唇”为词牌,“素香丁香”为词题。常见的词牌有《沁园春》《念奴娇》《采桑子》《浣溪沙》等,其往往规定词的内容。
B.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的,这里被移用来描写丁香“琉璃叶下琼葩吐”时的环境和氛围。
C.“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表面写丁香花无意争夺春光,梅花不要嫉妒,实则表达丁香要与梅花争奇斗艳,体现丁香好胜的特性。
D.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让本无情之花卉植物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
E.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阕从两方面落笔,一写丁香之形态,二写丁香之意趣。下阕由形而传神,写丁香之精神所在。全词多处用典,内涵深远。
【小题3】【小题4】词中刻画的丁香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普明寺见梅
【宋】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
B.“僧窗”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
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
D.诗人从寻梅、赏梅、怜梅写到慰梅,全诗的重点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
E. “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牌上的把手。②无功级:古代杀敌以首级的数目计功,故称功级。汉代李广平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而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  )
A.这首词上下片均从正面着笔,上片写过去,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风格掩抑沉郁,运用对比手法,极富感染力。
B.“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是倒装句,按正常语序,应为“记当日金甲雕戈,初立辕门”倒装突出了“金甲雕戈”的雄姿。
C.“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在盾牌鼻纽上磨墨,起草军事文书,运笔如飞,挥洒之间,千纸立就,显示出当时军事的紧急和词人的才气纵横。
D.“有谁怜,独臂故将军,无功级?”作者以李广自况,悲愤地质问: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激愤之气,溢于言表。
E.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作者借古人《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之言以说己心,更是满腹牢骚,一腔激愤。
【小题2】“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做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 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E. 本诗叙写了作者游览西村的境况,突出了西村幽静的环境特点,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情绪低落。
【小题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康与之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注】作者作本词时,金人拟渡江南下,朝廷无心抵抗。
【小题1】词的上阕“台空江自流”中“空”和“自”用得好,好在哪里?
【小题2】词中“缥凤”和“狐兔”各指什么?
【小题3】整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拟岘台
陆游
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注]①堙:古时城门外的土山。
【小题1】请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小题2】这首诗颔联中的“洗”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小题3】结合全诗,分析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磨盾鼻:在质弄上磨蚕。质鼻,质中央的纽.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上阕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2)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 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下片的“泪”仅仅是诗人个人功名无成的伤感之泪吗?请说说“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