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真珠帘·山村水馆参差路

宋·陆游

山村水馆参差路。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迟暮,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

自古儒冠多误。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醉下白苹洲,看夕阳鸥鹭。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休顾。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

(注)①本词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讨本)。②鸾台:借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鳌署:指翰林学士院。③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典出《晋书·殷浩传》:“浩虽被融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泳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人善用比喻,上片中以“残春风絮”自喻,以“镜里新霜”喻白发,都很巧妙。
B.“早不扁舟归去”中“扁舟归去”与“明朝散发弄扁舟”中“弄扁舟”都指退隐。
C.下片划线句是说词人为报效国家抛弃了富贵安逸生活,却只做了四处奔波的小官。
D.化用前人词句是本词的特色,如“一蓑烟雨”就来自苏轼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题2】本词主要抒发了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闻科诏勉诸子
辛弃疾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注)①绝编:据说,孔子读《易》,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②下笔成章:出自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④梅福:汉代正统儒生,敢于针砭时弊,直言不讳。仇香:东汉官吏仇览的别名。他做王涣主簿,也一定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妻子儿女有过失,他就脱帽自责。后来被称为方正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得知朝廷发布关于科举考试的诏令后,为勉励儿子们而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们的期望。
B.第一、二句提醒:科举考试时间就定在当年秋季,朝廷的诏令已经颁布多次,因此备考时间己经不多,希望他们抓紧时间备考。
C.第三、四句强调:业精于勤,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做到下笔成章,希望儿子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刻苦读书,坚持不懈。
D.第五、六句告诫:即便是曾经“位居三公”的高官,但如果不努力读书,也只能空有七尺之躯,对国家毫无用处。
E. 第七、八句申告:愿儿子们考试能顺利入选,明年再去参加吏部选拔。明年自己主持吏部选拔,但自己一定会像汉代的梅福、仇香那样公正,因此儿子们不要存有他想。
【小题2】请赏析“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两句。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吴子似过秋水

辛弃疾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湲。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

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巩流靖长官

注:①吴子似:时任铅山县尉。有史才,并善诗,与稼轩交往颇密,常相互唱和。辛弃疾罢官二十余年,隐居铅山瓢泉。②东西晋:即东晋和西晋,两晋时代出现了许多文人雅士。③大小山:汉淮南王刘安招集文人从事著述,各造辞赋,以类相从,分别称为大山或小山。④痴儿事:醉心官务政事。⑤靖长官:传说为唐时学道成仙之人。
【小题1】下列对词中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作者描写了自己居所周围的环境,长廊如带,水石间杂,泉鸣低徊,可惜平时死人同赏,略显清寂。
B.三、四两句,作者巧妙用典,称赞友人具有两晋文人雅士的风神,并请他为自己居所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峰命以富有诗意的名称。
C.五、六、七三句可以看作是作者回答友人的询问,以自嘲的方式叙写出了目前自己遭遇罢官后,多年隐居生活的状况、心境和态度。
D.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吴子似好像一方面放不下当前的仕途国事,另一方面又有着隐逸遁世的追求,处于十分矛盾的状态。
【小题2】“人间路窄酒杯宽”一句堪称全词的点睛之笔,请联系作者的境况解说这句话的意思和此时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一剪梅 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注: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到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今宵”三句,虚写出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C.“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词人运用白描手法勾画出花月掩映酒杯和云雨沾湿纱窗的景色。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小题2】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石孝友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注)篷底睡,感谢风儿!

(注) 人人:那人。

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题1】简述这首诗的象征手法。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释)①西汉时,苏武被困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改。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不屈而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
【小题1】下列对颔联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苏武的典故写诗人晚年的困厄境况,十分准确贴切地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B.用张巡的典故是诗人以史明志,写自己虽然被俘了,但是要坚持斗争永不屈服。
C.“久”字写出了持续困厄的时间之长;“空”字则突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
D.连用两个典故紧承首联的自我描述,诗人情绪激昂、内心悲愤,照应了题目。
【小题2】本诗颈联情景交融,特色鲜明,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西 村

    {南宋}陆 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

 耿:微明的样子。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表现了西村山林中的热闹景象。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E.“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声色兼备。
【小题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1.阅读下列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醉里”句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读者从中可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B.三、四两句写八百里连营的将士分吃烤牛肉后,奏起可以搅翻塞外的战斗乐曲,突出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C.全词结构独特,前九句是一段,表现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D.词作运用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写出战斗场面的转换,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