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闻科诏勉诸子
辛弃疾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注)①绝编:据说,孔子读《易》,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②下笔成章:出自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④梅福:汉代正统儒生,敢于针砭时弊,直言不讳。仇香:东汉官吏仇览的别名。他做王涣主簿,也一定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妻子儿女有过失,他就脱帽自责。后来被称为方正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得知朝廷发布关于科举考试的诏令后,为勉励儿子们而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们的期望。
B.第一、二句提醒:科举考试时间就定在当年秋季,朝廷的诏令已经颁布多次,因此备考时间己经不多,希望他们抓紧时间备考。
C.第三、四句强调:业精于勤,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做到下笔成章,希望儿子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刻苦读书,坚持不懈。
D.第五、六句告诫:即便是曾经“位居三公”的高官,但如果不努力读书,也只能空有七尺之躯,对国家毫无用处。
E. 第七、八句申告:愿儿子们考试能顺利入选,明年再去参加吏部选拔。明年自己主持吏部选拔,但自己一定会像汉代的梅福、仇香那样公正,因此儿子们不要存有他想。
【小题2】请赏析“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两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15 02:1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辛弃疾
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②。元和圣德③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④。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②黍离:《诗经》篇名。周平王为避犬戎之害而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宫殿宗庙成了废墟,上面长满了黍子,十分感伤,就写了《黍离》这首伤悼的诗。其中首句是“彼黍离离”。后世往往用“黍离”来代指故国的残破。③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④斩将搴(qiān千)旗:打仗时杀死敌方大将,拔取其军旗。这里借喻占领文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看君斩将更摹旗”一句,照应上阕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 “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做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