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小重山

[南宋]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注)①陈亮,字同甫,多次向宋孝宗上书陈述抗金方略。②据《丽情集》记载,御史裴质和成都歌女灼灼有情,裴质被召还朝后,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
【小题1】简要赏析这首词上片的写景艺术。
【小题2】本词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风格相比,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

宋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写下这首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紧扣题目,点明地点与时间,“更无一点风色”强调没有一丝微风,为后文对水面的描写作铺垫。
B.“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是上阕的结语,同时巧妙地引出下阕写景——词人对自己岭南岁月的回顾。
C.“细斟北斗”是说以北斗星为酒器,细斟慢饮,化用了屈原《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
D.这是一首豪放词,整首词想象奇特,意象壮大,在写景中融入词人自己独特的感受,圆融统一,让人回味。
【小题2】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南宋-陈亮

臣闻有非常之人,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前史有言:"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古之英豪,岂乐于惊世骇俗哉?盖不有以新天下之耳目、易斯民之志虑,则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耳。

皇天全付予有家,而半没于夷狄,此君天下者之所当耻者。《春秋》许九世复雠,而再世则不问,此为人后嗣者之所当愤也。中国,圣贤之所建置,而悉听其沦于左衽,此英雄豪杰之所当同以为病也。秦桧以和误国二十余年,而天下之气索然而无余矣。陛下慨然有削平宇内之志,又二十余年,而天下之士始知所向。其有功德于宗庙社稷者,非臣区区之所能诵说其万一也。

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陛下近者以宅忧之故,特命东宫以监国。天下之论,皆以为事有是非可否,而父子之际至难言也。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陛下何不于此时命东宫为抚军大将军,岁廵建邺,使之兼统诸司,尽护诸将,置长史、司马以专其劳。而陛下于宅忧之余,运用人才,均调天下,以应无穷之变。

臣闻吴会者,晋人以为不可都,而钱镠据之以抗四邻,盖自毗陵而外不能有也。其地南有浙江,西有崇山峻岭,东北则有重湖沮洳,而松江、震泽横亘其前,虽有戎马百万,何所用之?此钱镠所恃以为安,而国家六十年都之而无外忧者也。独海道可以径达吴会,而海道之险,吴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破人家国而止可用其轻师乎?书生以为江南不易保者,是真儿女子之论也。

(选自《龙川文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官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官不敢安而陈下亦知其难矣
B.东官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官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
C.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官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
D.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官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黎民:即百姓,原是对古代战争中俘获的九黎民族的俘虏的称谓。古代对百姓的称呼还有黎庶、黎元、布衣、黔首等。
B.中国: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成为我国的专称。
C.陛下: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陛”本指台阶。古时大臣奏事,不敢直接惊动皇帝,而是请在台阶下的近臣转呈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D.东官:指太子。古时除正房外,东为大。皇宫也是如此,皇上居正股,太子地位仅次于皇上,应居东官,所以把东宫作为太子的代称。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自己所争取的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东西,而不像古代英豪那样让世人惊骇,使天下人耳目一新。
B.时隔九代尚能复仇,这是《春秋》称许的事情,也是作者认可的,而第二代就不问复仇之事是应当让子孙后代愤怒的。
C.作者建议委命太子为抚军大将军,让他统领各个部门,监管各军部将,并为他配置长史、司马。
D.作者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尤其强调吴会一带的重要性,认为据此可以与敌人对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有功德于宗庙社稷者,非臣区区之所能诵说其万一也。
(2)而海道之险,吴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注)①周密,南宋词人。南宋灭亡后,他坚决不仕元朝。这首词是宋亡后所作。雪香亭:南宋皇家园林中的一处景观。衬舞台、浣妆池也属于其中的池台景观。南宋亡后,园亭荒芜。②椒:梅花含苞,其状如椒。③吹梦:吹醒当年的繁华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红破数椒春浅”描绘了梅花凌寒初放的形态,这些红色的花朵给词人带来了一丝春天的希望。
B.“衬舞台荒,浣妆池冷”与下阕的“翠屏金辇”形成对比,突出了因“市朝轻换”而产生的凄凉。
C.下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梅花几度梦回前朝,在今昔对照中,抒发了词人对江山兴废的哀叹。
D.本词结尾描写了西泠桥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声,述说着春怨,这一情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E.全词以凭吊梅花为切入点,把梅与园亭、与人巧妙融合,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亡国之痛。
【小题2】“共凄黯”一句在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橡。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
【小题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个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①。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③草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注) 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受伤被俘,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通“耘”。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下阕一、二句与全词其他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实。
B.“芸草去陈根”表面上是说自己根除园中杂草,实则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的态度。
C.“笕竹添新瓦”写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词人将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感。
D.“朝家”指朝廷,结尾两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任用“力田”,一定会非自己莫属!
【小题2】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这首词的上阕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思

陆游

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碪①。

雁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注释:①碪:砧子,过去坧女撝衣用的石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夏天烈日当空,热得让人几乎不能禁受,可喜的是秋天来到了,园林一片秋色。
B.颔联紧承上联续写秋色,阴云遮日,露气侵帘,初秋的凉爽让诗人感到心情舒畅。
C.颈联情景交融,衰发与落叶、苦吟与碪声,意象互相映衬,将情感与景色有机融合。
D.本诗前两联重在写景,后两联由景到情,重在抒情议论,过渡自然流畅,脉络清晰。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三姝媚    ·过都城旧居有感

吴文英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小题1】“犹是曾巢,谢堂双燕”化用的是什么诗句?表达了什么感情?
【小题2】结合全词内容,简要概括词人“泪满”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阙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句用典,典故中套着典故.拓展了语言的内涵,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郁感。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运用省略、倒置的手法,使语言有一种顿挫苍凉的艺术效果,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语气强烈,满腹积郁喷泻而出。与“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忧愤异曲同工。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人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主题思想。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①,后盟遂妨上苑②。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注:①旧游忆着山阴:晋王子猷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安道,至其门,未入即返,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②后盟遂妨上苑: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上苑即兔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花花心,悄悄沾上草叶,仿佛想挡住春风送来的温暖,表达出词人对春雪的喜爱之情。
B.“行天入镜”取自唐韩愈《春雪》中的“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以“入镜”和“行天”形容地面桥面积雪的明净。
C.“料故园”三句运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家乡落雪、天寒地冻、帘幕层层低垂的景象,以至于耽误了回来传书的飞燕。
D.这首咏物词笔触细腻,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神态,也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对故园、亲人的思念。
【小题2】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雪”,请问作品下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写雪?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