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橡。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
【小题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06 08:56: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烟艇记

陆游

①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名之曰烟艇”。客曰:“弄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而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

②陆子曰:“不然。新丰非楚也,虎贲非中郎也,谁者不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

③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锄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而卖芰芡,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④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注)①烟艇:烟波中的小舟。
【小题1】第①段的甲乙两处中应填入的虚词是(  )
A.也  乎B.焉   也C.然  邪D.者  哉
【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客人对主人把小屋命名为“烟艇”,虽有不同看法,但也十分赞赏。
B.作者反对“因名课实”,认为诗意的想象可以超越外物的限制。
C.文章以主客对话与引发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写作手法。
D.这篇文章表面作旷达语,实际寓有陆游“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
【小题4】分析作者将自己的居所取名为“烟艇”的原因。
【小题5】文章第③段在语言上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请对此加以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登城书雨
陆游
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
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注释:①金猊:香炉的代称。②河湟:黄河和湟水,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紧扣“风”来写,“横吹”“僵”等词形象写出了风的大和寒。
B.第七、八句写精美的丝织品围在墙上,微弱的风无法吹动香炉中的香烟。
C.第九、十句呼应标题中“登城”二字,由前面几句的写他人转到写自己。
D.整首诗巧妙地运用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艺术表现力。
【小题2】“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突出写作的对象。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汉乐府《陌上桑》)
B.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白居易《夜雪》)
C.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从军行》)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3】同样是写志向的诗,陆游《大风登城书雨》与严武《军城早秋》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军城早秋》)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登城书雨
陆游
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
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注)①金猊:又称狻猊,也作香炉的代称。②河湟:黄河和湟水,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
【小题1】(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前两句落笔点题,紧扣“大风”而来。“不可当”“横吹”“僵”形象描写了寒风凜冽,北风吹得街上的人马都发僵了的画面;同时,这两句诗也象征敌人猖狂、国家处于危急之中。
B.第三、四句承接一个“僵”字,由室外转写到室内。通过描写西家的女儿屋里生着炉子,仍然怕冷不愿下床,到中午都还没有梳妆的细节,侧面烘托出天气的严寒。
C.第六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玉指”代指东家女儿的手指,“丝簧”代指音乐。第七、八句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精美的丝织品合抱在四周就像围墙一样,连细小的风也吹不进来。
D.第九、十句笔锋再转,且呼应标题中“登城”二字,由室内转到室外,由街上转到城头,由他人转到自己。“独”字显其寂寞和孤独,“望”字和“欲”字则暗含了诗人“登城”的缘由。
E. 该诗巧妙运用双关、对比、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第五句到第八句与三四句形成鲜明对比;寒风中自己的行动和周围之人形成对比。
【小题2】(小题2)结合诗歌并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对“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一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