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人 月 圆

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小题1】作品所写节令应为_________,依据是词中的“华灯”、“月圆”、“花期”。
【小题2】作品生动描写了夜晚的热闹气氛,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⑴ 色彩   例子: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词评家认为以“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结尾十分别致,意趣高远,试作简要赏析。(60字左右)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前赤壁赋(节选)

苏 轼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举匏樽以相(___________) (2)虚者如彼(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②君子之志道也
B.①驾一叶扁舟     ②今我睹子难穷也
C.①苏子愀 ②君尔妾亦
D.①客亦知水与月乎 ②而不得极游之乐
【小题3】下列各句与“而今安在哉”文言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攻坚强者莫之能胜。B.何取于水也?
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D.以为莫已若。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题5】上文第①段作者借“客”之口抒发了_____________的无限感慨。第②段作者对“客”之问作出回答,以水和月为喻,由自然到人谈了______________的大道理。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小题1】下片“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词与柳永《雨霖铃》皆为送别词,试比较两首词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并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浣溪纱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小题1】这首词上片中“逐”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一个字________,暗写出秋千上少女的娇美身影,给幽美的景色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小题2】试分析本词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注)

苏 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这首词大致创作于词人被贬黄州之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以议论为主,夹以抒情。援情入理,情理互喻,既朴实又形象生动。
B.上阕运用典故发端,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尘俗人生的否定。
C.下阕以高歌结尾,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之情。
D.全词语言意显词浅,带有口语化的痕迹,似乎毫不经意,然又颇具匠心。
【小题2】本词上阕蕴含作者多种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崔彦昭,字思文,清河人。大中三年进士擢第,释褐(始任官职)诸侯府。咸通初,累迁兵部员外郎,转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再迁户部侍郎,判本司事。彦昭长于经济,儒学优深,精于吏事。前治数郡,所莅有声,动多遗爱。十年,检校礼部尚书、河阳怀节度使,进阶金紫。

②时徐、泗用兵之后,北戎多寇边,沙阤诸部动干(触犯)纪律。彦昭柔以恩惠,来以兵威,三年之间,北门大治,军民歌之。考满受代,耆老数千诣阙(借指朝廷)乞留。诏报曰:“彦昭早著令名,累更剧任。入司邦计,开张用经纬之文;出统籓维(边防),抚驭得韬钤(用兵)之术。自临并部,隐若长城。但先和众安人,不欲恃险与马。遂致三军百姓,沥恳同词,备述政能,唯恐罢去。顾兹重镇,方委长材。既获便安,未议移替,想当知悉。”

③僖宗即位,就加检校吏部尚书。时赵隐、高璩知政事,与彦昭同年进士,荐彦昭长于治财赋。先是,杨收、路岩、韦保衡皆以朋党好赂得罪。萧仿秉政,颇革前弊,而彦昭辅政数月,百职斯举,察而不烦,士君子称之。

④彦昭事母至孝,虽位居宰辅,退朝侍膳,与家人杂处,承奉左右,未尝高言。累迁门下侍郎,兼刑部尚书,充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三加兼官,皆领度支(经费开支)如故。累兼尚书右仆射。罢相,以太子太保分司卒。

注释:①经世济民。②考满:对官员进行定期考核。受代:官吏任满由新官代替。

(《旧唐书•崔彦昭》有删节)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荐彦昭长于财赋(__________) ⑵述政能(__________)
⑶耆老数千阙乞留(__________) ⑷先和众安人(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彦昭柔以恩惠(《旧唐书•崔彦昭》)
A.皆以朋党好赂得罪(《旧唐书•崔彦昭》)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C.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班固《汉书•苏武传》)
D.请其矢,盛以锦囊(欧阳修《伶官传序》)
【小题3】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三年之间,北门大治,军民歌之。
⑵与家人杂处,承奉左右,未尝高言。
【小题5】请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崔彦昭的主要性格特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注释:①帘旌:指帘幕。②凉波:指竹席平整如不动的波纹。③水精:即水晶。

【小题1】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又号
【小题2】下列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写傍晚雨后,月亮升起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寓其中。
B.首句写雷声来自柳树之外,隐隐隆隆,声音愈来愈小,故是轻雷。
C.上片的“待得月华生”写女子独自倚栏等待月亮升起以寄托情思。
D.下片从燕子的视角,写女主人公夏日昼寝,画面描摹得清雅自然。
【小题3】请对本词上片中的“碎”字进行赏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的花卉一般,不同凡响。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
B.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
C.尾末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
D.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
【小题2】“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②,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齐安: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遭陷害被贬黄州。②陂陁(pō tuó)蔓延:山势高低起伏,连绵不断。③褰裳:提起衣服。
【小题1】苏辙,字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作品集《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瞻)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
【小题3】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武昌诸山中的西山和寒溪,风景秀美,吸引苏轼屡次前往。
B.苏轼到齐安后,徜徉山水,结交朋友,保持着他一贯的豁达洒脱。
C.苏轼营建九曲亭的初衷是为了让上山的老百姓能够有一个小憩的场所。
D.苏轼在原来废亭遗址上伐树辟地,九曲亭因此得以完工。
【小题4】本文与《黄州快哉亭记》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庐之西南为亭(__________) (2)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__________)
(3)西山之白云(__________)    (4)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小题3】选出下列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
A.览观江流之胜/穷耳目之胜自适也哉
B.波流浸灌,海相若/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
C.昼舟楫出没于其前/此人之变也
D.夫风无雌雄之异,人有遇不遇之变/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小题4】简要评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