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柳永(约971-1053)
- 范仲淹(989-1052)
- 张先(990-1078)
- 晏殊(991-1055)
- 宋祁(998-1061)
- 欧阳修(1007-1072)
- 苏洵(1009-1066)
- 周敦颐(1017-1073)
- 司马光(1019-1086)
- 王安石(1021-1086)
- 沈括(1031-1095)
- 苏轼(1037-1101)
- 苏辙(1039-1112)
- 晏几道(约1040-约1112)
- 黄庭坚(1045-1105)
- 秦观(1049-1100)
- + 贺铸(1052-1125)
-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 周邦彦(1056-1121)
- 李清照(1084-1155)
- 薛居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青玉案”是本首词的___________。
【小题2】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评价画线的三句说:“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请你作简要赏析。
青玉案
贺铸
凌波①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②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曹植《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的句子。②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蘅,一种芳草名。【小题1】“青玉案”是本首词的___________。
【小题2】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评价画线的三句说:“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请你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茅塘马上
贺 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结合相关诗句,比较赏析这两首诗中的“落日”意象。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茅塘马上
贺 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结合相关诗句,比较赏析这两首诗中的“落日”意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阳羡歌
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①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②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组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③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注】真游:犹仙游。阳羡有张公洞,相传汉代天师张道陵曾修行于此。②斩蛟:西晋周处,少年时凶强使气,谓为“三害”之一,后斩虎杀蛟、折节向学。③元龙:三国名士陈登的字,曾对来拜访他的求田问舍的许汜表示鄙弃之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E. 下片的“黄鸡白酒渔樵社”句与“小桥流水人家”“人迹板桥霜”“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用了列锦手法,即整个句子都是名词组合而成。
【小题2】请简要解说“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两句词和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中的“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阳羡歌
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①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②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组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③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注】真游:犹仙游。阳羡有张公洞,相传汉代天师张道陵曾修行于此。②斩蛟:西晋周处,少年时凶强使气,谓为“三害”之一,后斩虎杀蛟、折节向学。③元龙:三国名士陈登的字,曾对来拜访他的求田问舍的许汜表示鄙弃之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芙蓉”两句是”芙蓉山秀,罨画溪明”的倒装,目的是突出阳羡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境,给人以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的感受。 |
B.“真游”句写阳羡的溶洞,词人用“沧波下”三字表现“真游洞”天工造化的神奇,表达词人对阳羡的热爱和生活在阳羡的快乐之情。 |
C.“临风”两句咏史,通过当年斩蚊处的长桥如今依然横跨河上与名溪一时的英雄豪杰却杳无踪迹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伤。 |
D.“临风”两句表达了对周处的倾心赞誉,但更多的是感慨;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既总结上片,又为下片描写做了铺垫。 |
【小题2】请简要解说“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两句词和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中的“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从情和景角度分析尾联中诗人蕴含的情感。
闻莺有怀故园
贺铸
海陵春后雨冥冥,耳厌蛙嗥鹳龄鸣。
何意东亭好风日,流莺忽作故园声。
故园千里长牵梦,老病三年不废情。
想见杨花收卷尽,绿苔池院落朱樱。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标题中“闻莺”两字从听觉上点明季节;“怀故园”则直接抒发诗人怀念故园的情感。 |
B.首联描写海陵春雨连绵、蛙鹳聒噪的景象,以“耳厌”两字,写出诗人在海陵春雨后的厌烦心情。 |
C.颔联“何意”一词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听到跟故乡黄莺的叫声一样的声音之后的惊喜之情。 |
D.颈联写诗人梦中想起千里之外的故园,在衰老和病痛之中,仍难以忘怀,表达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易逝的喟叹。 |
E.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颇具匠心。诗中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情景交融,语言哀婉。 |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阳羡歌①(踏莎行)
【宋】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②。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③千载犹横跨。
解组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④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
【注释】①阳羡:今江苏宜兴,因境内有阳羡山、罨画溪而名。②罨(yǎn)画:杂色彩画。③长桥:西晋周处斩长桥下食人蛟之地。④元龙:指三国名士陈登,他曾因鄙弃许汜求田问舍的行为得到了刘备的激赏。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E. 这首词上阕着力铺叙山水胜迹,下阕化用典故,抒发词人潜藏在心中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
【小题2】诗中运用陈登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阳羡歌①(踏莎行)
【宋】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②。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③千载犹横跨。
解组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④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
【注释】①阳羡:今江苏宜兴,因境内有阳羡山、罨画溪而名。②罨(yǎn)画:杂色彩画。③长桥:西晋周处斩长桥下食人蛟之地。④元龙:指三国名士陈登,他曾因鄙弃许汜求田问舍的行为得到了刘备的激赏。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前两句中的“芙蓉”“罨画”一语双关。它们既是地名,又是修饰语,写出了阳羡境内千岩竟秀、万壑争流之美景。 |
B.“真游”一句写溶洞之美。词人在“洞穴”之后缀以“沧波下”三字,写出了天工造化之奇,引人产生无限遐想。 |
C.四、五两句用典。作者临风喟叹:长桥历经千年,依然横跨河上;而斩蛟的英雄却杳无踪迹。 |
D.“解组投簪”三句,宣称自己要辞官归隐,去过那种黄鸡白酒、渔樵溪山的优游生活,这正是词人的真心归宿。 |
【小题2】诗中运用陈登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青玉案
贺铸①
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E. “飞云冉冉蘅皋暮”是作者所居之地眼前的景色。谓词人独自痴立于暮色中,望佳人渺无踪迹,心中无限惆怅,提笔写下了断肠词句,自诩为“彩笔”“新题”。
【小题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请分点作答)
青玉案
贺铸①
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青玉案》是北宋著名词家贺铸的代表作,被人誉为“绝唱”,广为流传,作者因此诗尾句被称为“贺梅子”。这似是一首恋词,但却写于词人的晚年,其中想必另有寄托。 |
B.起首三句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尘,罗袜生尘”,美人凌波微步,不过横塘,翩然径去,只能目送芳尘,惆怅极矣。“但”犹言仅、只。 |
C.“锦瑟”一句提问,化用李商隐《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悬揣佳人抚琴何人聆听,既是问人,也是自问,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际。 |
D.“月桥”两句,想像其人的住处,笔触由内及外,月桥花院言其环境幽美,琐窗朱户言其房室富丽,佳人深闺幽居,外人不可得至,只有春光可及。可见,词人不独目送,亦且心随。美人迟暮之寂寞可见。 |
【小题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请分点作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 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②,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
②黄华:菊花。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E. 尾联直抒胸臆,主要表达了诗人病后思归之情,遥想故园菊花又开,而自己却辜负了回乡赏花之约,心头更觉怅惘。
【小题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 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②,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
②黄华:菊花。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 |
B.颔联言近意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 |
C.颈联虚写,说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草儿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 |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 |
【小题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芳草渡 【宋】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E. 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小题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芳草渡 【宋】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撚青梅”的“撚”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撚梅的形象。 |
B.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 |
C.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
D.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描写、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
【小题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贺铸
秋水斜阳演漆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记得西楼[注]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注]西楼,指苏州观风楼。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你认为上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小题2】结合全诗,赏析“只无人与共登临”一句。
浣溪沙
贺铸
秋水斜阳演漆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记得西楼[注]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注]西楼,指苏州观风楼。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你认为上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小题2】结合全诗,赏析“只无人与共登临”一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①②题。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请简要分析“直待醉时休”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眼儿媚 无名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萧萧江上荻花秋”,点明了词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和季节。 |
B.“做弄许多愁”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荻花对词人无端寻愁的嘲弄。 |
C.“半竿”“两行”“一叶”,连用三个数量词,别致新巧,情趣盎然。 |
D.“明朝心上,后日眉头”两句通过想象,表达离别后无尽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