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 李白(701-762)
- 《静夜思》
- 《秋浦歌》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行路难》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1)古人秉(① )烛夜游,良(② )有以(③ )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2)群季(④ )俊秀,皆为惠连(⑤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⑥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⑦ )。开琼筵以坐花(⑧ ),飞羽觞(⑨ )而醉月(⑩ )。不有佳咏(⑪ ),何伸(⑫ )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小题3】文章写李白与兄弟们在桃花园中宴饮时的情景,着重体现了一个“乐”字。试分析“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下列关于文中的典故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出自《庄子▪刻意》中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李白化用庄子语句,表达了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的思想。 |
B.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作者借桃花之盛开,表现了人生之短暂、美好,流露出了隐逸超世的愿望。 |
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谢惠连是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为谢灵运所赏爱。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为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李白借此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个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
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
【小题5】对本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点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
B.文章的开头,李白说天地是世间万物赖以寄存的旅舍,光阴岁月不过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 |
C.作者和堂兄弟们聚会在桃花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 |
D.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还运用了不少典故,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递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块假我以文章 假:借,这里可译为赐予 |
B.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诗:写诗 |
C.序天伦之乐事 序:顺序 |
D.群季俊秀 季:弟弟 |
A.人大块假我以文章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B.序天伦之乐事 臣之所好者道也 |
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愿为诸君快战 |
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①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③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④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⑤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⑤ | D.①③④ |
A.这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展现了文章的基本内容: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 |
B.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序文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感叹,但主要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
C.作者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还运用了不少典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效果。 |
D.文中用了不少典故,如“逆旅”“浮生若梦”“金谷酒数”等直取其词,或用古人古事,或把古事与今事相比,增添了本文的历史、文化内涵。 |
(1)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①欲
对此欲倒东南倾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欲因之梦吴越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青青兮欲雨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
世间行乐亦如此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须行即骑访名山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忽
迷花倚石忽已暝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魂悸以魄动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
古来万事东流水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尚
谢公宿处今尚在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苦
艰难苦恨繁霜鬓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先苦其心志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苦而功高如此 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回
渚清沙白鸟飞回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朕车以复路兮 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奔流到海不复回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言
感斯人言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六百一十六言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言本是京城女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命
遂命酒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曰《琵琶行》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为
因为长句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为《霓裳》后《六幺》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君翻作《琵琶行》 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听仙乐耳暂明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数
使快弹数曲 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曲红绡不知数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转
转轴拨弦三两声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徙于江湖间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坐促弦弦转急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泛指名责的琴。②此句化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第二联中的“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小题1】《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
【小题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法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少年行(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其二)
李白
五陵年少全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位诗人都有少年游侠的经历,诗中的少年都是诗人自己,都暗含诗人的自我反省,有规劝之意。 |
B.王维诗用典“美酒斗十千”写酒之珍美,李白诗用“五陵年少”写少年豪贵的家世。 |
C.王维和李白的诗都用了“酒”这一意象来描写塑造少年的形象,展示其无限的青春活力。 |
D.王维和李白的诗都沿用乐府旧题,反映出了盛唐时期民众的积极,自信,进取的时代风貌。 |
【小题3】王维诗中的“咸阳游侠”,李白诗中的“五陵年少”和***词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的“同学”“书生”都是各自时代的青年,请对他们的形象稍作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遼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
【小题2】以下选项中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直接正面写出了岳阳楼之高。 |
B.颔联中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想象新颖,有独创性,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
C.颈联写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似乎是醉眼蒙胧中的幻景。 |
D.尾联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