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列小题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贞观政要·任贤》)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汝离.间.我兄弟    ②魏征为太子洗.马.
③喜逢知.己.之主    ③往.事.息隐
⑤但其尽.心.所事    ⑥从.容.对曰
⑦征慷.慨.自若    ⑧臣所.以.敢言
A.①②③⑤⑦B.②④⑤⑥⑧C.①③⑤⑥⑦D.③④⑤⑥⑧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B.“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用。
D.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路木芙蓉
【唐】崔橹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注】①隈[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②三年贾傅:西汉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谊忠心为汉,却被贬谪三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木芙蓉的生长环境。它不生长在横塘泥里,而是长在山水弯曲的地方。可见木芙蓉都是生长在险恶的环境中。
B.颔联中的“枉”和“只”两字写出木芙蓉虽花开艳丽,拥有绝世之姿,但是只在偏僻少人的地方开放,无人欣赏。
C.颈联写人们看到木芙蓉的反应。万里之外的王孙公子遗憾没有早日见到它,才高八斗的贾谊在它面前也叹息自己无才赞美。
D.尾联写自己的心情感受。用“叹”和“怅望”“回”等神态、动作描写写出自己没有见到木芙蓉的遗憾与惋惜。
E. 本诗风格清丽幽怨,伤感唯美。这与作者选择的意象有关,幽山僻谷中的木芙蓉,具有寂寥落寞的形象特质。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1),武陵(1)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3)尽生?
(选自《全唐诗》)
【注】①胡骑中宵堪北走:此句引晋代名将刘琨奏胡笳退敌之事;胡骑北走,言胡兵闻笛声而起乡思。②武陵:后汉马援南征武陵,曾作笛曲《武陵深》,此处借以寄托羁旅漂泊之感。③却:反倒、反而。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扣题起兴,“巧作”两字写吹笛者吹笛技巧高妙,统率全篇。
B.“律吕”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用于校正乐律的器具,此处指笛音。
C.颔联承首句“风月”二字写风送笛声,关山月明之景,景中含情。
D.尾联用反问手法抒发韶光易逝、年华空老的悲切之情,情中见景。
E. 全诗巧用典故,多方铺垫,反复渲染,有慷慨悲凉、沉郁顿挫之感。
【小题2】本诗与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加以比较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小题1】下面对诗歌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幢幢”指昏暗不明的样子,“残灯”是灯失去了光焰,作者在此暗示了自己的心境。
B.“残灯”“寒窗”等意象的选择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写法如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谪九江”是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事,可见此诗应该是写在《琵琶行》之前的。
D.“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与《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在表现手法上异曲同工。
E. 本诗情景交融,形神俱备,尤其是三四句,惟妙惟肖,留白十足,耐人咀嚼。
【小题2】元稹初遭贬谪时白居易曾写有“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句,这次却是元稹闻乐天左降而“垂死病中惊坐起”。试从神、情两个方面对元白之“惊”做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谢将军:指东晋谢尚,曾任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高咏:善于吟诗。
(1)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2)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作者在此诗中描绘了    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    的情怀。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红白牡丹
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暮,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探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突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月,在风的吹动下,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还像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牡丹随风花落香逝,却甘愿奉献自己,为莎草做陪衬,让诗人遗憾之余略感宽慰。
E. 本诗将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借牡丹寄托诗人的情感;写牡丹特点时用想象的美景来表现内心的喜悦,写牡丹凋残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小题2】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晚秋
唐代 元稹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
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注:“欹”同“倚”
【小题1】诗歌前两联写了晚秋什么特点?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离人一种怎样的心绪?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小题1】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这种凄苦之情,是通过诗中哪些词语渲染出来的。
【小题2】向来诗家最忌“犯复”,即一诗中不宜用重复的字。这首绝句却一反常态,四句中用三个“灯”字,但我们读来丝毫不感到重复,试作一点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