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练习。

南海上的明珠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这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林和热带植物园。芒果、荔枝、龙眼、菠萝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等名贵水产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蕴藏量也十分丰富。

海南岛的风光最惹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yē)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撑开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拂着大海,海浪轻吻着海岸,海上红日东升,令人心旷神怡。这时,你一定想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小题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明珠 土地(   ) (   )的屏障
(   )的海南岛 物产(   ) (   )风光
【小题2】“南海上的明珠”是把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
【小题3】我能写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
【小题4】海南岛物产丰富,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呢?
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窗 

珍珠泉

你们知道南京什么地方的景色最美吗?猜对了,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珍珠泉泉池非常大,最深处有三到四米。泉水清澈见底,连小小的鱼虾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泉水在阳光的照映下,金光闪闪,似乎许许多多的珍珠漂浮在碧水之上。

泉中和泉边真是热闹非凡,有人拿着鱼竿在泉边钓鱼,有的小朋友干脆卷起裤脚下去和小螃蟹嬉戏,还有的人划着竹排悠闲地看风景。竹排远去了,可是刚滑出的波纹,还在水面上荡漾。

珍珠泉的景色真美呀!我爱珍珠泉。

【小题1】短文主要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主要抓住了珍珠泉泉水和泉边的特点来写,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来概括吗? 
泉水?泉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小题1】写你喜欢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灯的海洋”意思是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写出具体写“灯的海洋”的句子(用原文的句子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抄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理解课文《东方之珠》内容填空。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小题1】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段话重点写了哪两种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仿照文中加线的句子,用加横线的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及掌握的知识填空。
1.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    ,那里有            。我知道香港是            日回到我们祖国的怀抱的。 
2.落在花朵上的    对小露珠说:“早哇,像    那么    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    对小露珠说:“早哇,像    那么    的小露珠。”连小蟋蟀也说小露珠像    那么    。 
3.石榴的外皮先是    ,逐渐变得    ,    ,最后变成    ,    。熟透了的石榴    ,有的笑得    ,有的甚至    ,露出了    。这些石榴娃娃    绿黄色的叶子    ,向人们报告着    。《石榴》这篇课文按照抽枝、            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 
4.因为昆明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所以我们把它称为    。我们称广州为    ,是因为广州有“五羊衔谷”的传说。重庆建在山上,因此我们称重庆为    。 
5.关爱别人的人将会得到人们永远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将会得到人们永远的尊敬。这句话用孟子的一句格言来说,就是“ ”。我还知道孟子的一句格言是“     ”。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及所掌握的知识填空。
1.蜘蛛    次结网的情景使布鲁斯王子    极了,他四处奔走,    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    。经过    的战斗,终于赶跑了外国    。 
2.学习了《卧薪尝胆》一课,你想对越王勾践说:  ;你还想对吴王说:  。 
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    发明的,我还知道    发明了    。 
4.李明在学习上很不珍惜时间,请你从《古今贤文·劝学篇(上)》中找一句话劝劝他。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一滴智慧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他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那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不几天,他便对这项工作厌烦了,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让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留神观察,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一次,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否能够节省成本?
他经过一番研究,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经试验后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替公司增加了每年5万美元的新利润。这个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特别——(    )     节省(    )
2.面对厌烦的工作,这位青年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一滴智慧”指的是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短文中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课文《卧薪尝胆》片段,回答问题。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小题1】给文中划横线字注上正确的音。
【小题2】“报仇雪恨”中“雪”字的意思是(   )
A.水蒸气凝结成的晶体 B.雪白 C.洗掉
【小题3】写出文中体现“卧薪尝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的耻辱具体是指?
_______________
【小题5】越王勾践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1.越王勾践在吴国受了哪些耻辱?请在文中用“  ”画出。
2.第2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
3.第2段话中与“卧薪”对应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尝胆”对应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是(  )
A.兵败会稽后,国家贫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B.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兵败会稽后的耻辱,要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使自己的国家转败为胜,变得强大起来。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一鸣惊人
楚庄王即位了三年,没管理过国家大事。大臣伍举很焦急,进宫去对楚庄王说:“大王,我有个迷解不开,想请您猜一猜。”
楚庄王说:“您就说吧。”
伍举说:“有一只鸟停在南山上,三年来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原因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飞,是为了让翅膀长得坚强些。它虽然不飞,但一飞起来就直冲云霄;虽然不叫,但一叫出来就让人吃惊。您放心吧,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又过了半年,楚庄王亲自管理起国家大事来。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法令,制定了新的法令;罢免了不称职的大臣,请有学问的人来帮他办事。楚庄王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后来成了各国君主的首领。
1.课文中能解释“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伍举问了一个什么问题来提醒楚庄王治理国家?在文中画波浪线。
3.最后一段写楚庄王治理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画上横线。
4.“一鸣惊人”现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