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是30°,那么下列各比值中,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比的是()
A.1∶2∶3 | B.2∶3∶4 |
C.1∶4∶9 | D.1∶![]() |
如图,△ABC中,AB=5cm,BC=3cm,AC=4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照C→A→B的路径运动,且运动速度为每秒2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请判断△ABC的形状,说明理由
(2)当t为何值时,△BCP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出t的值
(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直接写出t的值.
(1)请判断△ABC的形状,说明理由
(2)当t为何值时,△BCP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出t的值
(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m,12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绿地,且扩允部分是以12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部分三角形绿地的面积.(如图备用)

如图,将长为
cm的弹性绳放置在直线
上,固定端点
和
,然后把中点
竖直向上拉升
至点
,则拉长后弹性绳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








模型结论:如图①,正
内接于
,点
是劣弧
上一点,可推出结论
.
应用迁移:如图②,在
中,
,
,
,
是
内一点,则点
到
三个顶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为( )






应用迁移:如图②,在









A.![]() | B.5 | C.![]() | D.![]() |
(1)操作实践:
中,
,
,请画出一条直线把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要求用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法)
(2)分类探究:
中,最小内角
,若
被一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画出相应示意图并写出
最大内角的所有可能值;(
,同学们可以在下面给的备用图中作答)
(3)猜想发现:若一个三角形能被一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需满足什么条件?(至少写出一个条件,无需证明)






(2)分类探究:





(3)猜想发现:若一个三角形能被一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需满足什么条件?(至少写出一个条件,无需证明)






如图,已知线段
、
,作等腰三角形
,使
,且
,
边上的高
.张红的作法是:

(1)作线段
;
(2)作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
与
相交于点
;
(3)在直线
上截取线段
;
(4)联结
、
,
为所求的等腰三角形.
上述作法的四个步骤中,有错误的一步你认为是( ).









(1)作线段

(2)作线段





(3)在直线


(4)联结



上述作法的四个步骤中,有错误的一步你认为是( ).
A.(1) | B.(2) | C.(3) | D.(4) |
如图,两平面镜OM、ON相交于点O,且∠MON=18°,一束光线从点P出发,经过若干次反射后(图3是一次反射后的示意图),最后反射出去时,光线平行于平面镜OM. 设光线出发时与射线PM的夹角为
(0°<
<180°),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
的度数____(注:OM、ON足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