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 线段垂直平分线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A(a,0),B(0,b),且满足a2+b2+4a﹣8b+20=0.

(1)求a,b的值;
(2)点P在直线AB的右侧;且∠APB=45°,
①若点P在x轴上(图1),则点P的坐标为 ;
②若△ABP为直角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

(1)求a,b的值;
(2)点P在直线AB的右侧;且∠APB=45°,
①若点P在x轴上(图1),则点P的坐标为 ;
②若△ABP为直角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点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B=2BF,给出下列结论:①△ABC为等腰三角形;②AD⊥BC;③△CED≌△BFD;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


A.4个 | B.3个 | C.2个 | D.1个 |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CF⊥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F,G为BC的中点,射线AG交CF于D,E在CF上,CE=AD,连接BD,BE.求证:△BDE是等边三角形

如图,在Rt△BCD中,∠CBD=90°,BC=BD,点A在CB的延长线上,且BA=BC,点E在直线BD上移动,过点E作射线EF⊥EA,交CD所在直线于点F.

(1)试求证图(1)中:∠BAE=∠DEF;
(2)当点E在线段BD上移动时,如图(1)所示,求证:AE=EF;
(3)当点E在直线BD上移动时,在图(2)与图(3)中,分别猜想线段AE与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就图(3)的猜想结果说明理由.

(1)试求证图(1)中:∠BAE=∠DEF;
(2)当点E在线段BD上移动时,如图(1)所示,求证:AE=EF;
(3)当点E在直线BD上移动时,在图(2)与图(3)中,分别猜想线段AE与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就图(3)的猜想结果说明理由.
在等边△ABC中,D是△ABC内一点,且DA=DB,E为△ABC外一点,连接BE交AC于F,BE=BC,BD平分∠EBC,连接DE,CE,AD∥CE.

(1)求证:∠DAC=∠DBE;
(2)若AB=6,求△BEC的面积.

(1)求证:∠DAC=∠DBE;
(2)若AB=6,求△BEC的面积.
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
,同学们只用一块三角板可以画出它的角平分线吗?”聪明的小阳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
(1)在角的两边OM、ON上分别取OA=OB;
(2)过点A作DA⊥OM于点A,交ON于点D;过点B作EB⊥ON于点B,交OM于点E,AD、BE交于点C;
(3)作射线OC.
小阳接着解释说:“此时,△OAC≌△OBC,所以射线OC为∠MON的平分线。”小阳的方案中,△OAC≌△OBC的依据是( )


(1)在角的两边OM、ON上分别取OA=OB;
(2)过点A作DA⊥OM于点A,交ON于点D;过点B作EB⊥ON于点B,交OM于点E,AD、BE交于点C;
(3)作射线OC.
小阳接着解释说:“此时,△OAC≌△OBC,所以射线OC为∠MON的平分线。”小阳的方案中,△OAC≌△OBC的依据是( )

A.SAS | B.ASA C.HL | C.AAS |
如图,AD为△ABC的高,点H为AC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交点,点F为BC上一点,若∠B=2∠C,且AC=AB+BF.则
的值为( )



A.1 | B.2 | C.1.5 | D.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1)小明在研究命题①时,在图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个符合条件的四边形.由此判断命题①是 命题(填“真”或“假”).
(2)小彬经过探究发现命题②是真命题.请你结合图2证明这一命题.
(3)小颖经过探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若
,
,
, , ,则四边形
≌四边形
”请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关于“角”的条件,使该命题为真命题.



(1)小明在研究命题①时,在图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个符合条件的四边形.由此判断命题①是 命题(填“真”或“假”).
(2)小彬经过探究发现命题②是真命题.请你结合图2证明这一命题.
(3)小颖经过探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