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了测量池塘两端点
间的距离,小亮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
和点
的点
,连接
并延长到点
,使
,连接
并延长到点
,使
,连接
.现测得
米,则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米.














综合与探究
[问题]如图1,在
中,
,过点
作直线
平行于
,点
在直线
上移动,角的一边DE始终经过点
,另一边
与
交于点
,研究
和
的数量关系.

[探究发现]
(1)如图2,某数学学习小组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发现当点
移动到使点
与点
重合时,很容易就可以得到
请写出证明过程;
[数学思考]

(2)如图3,若点
是
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
),受(1)的启发,另一个学习小组过点
,
交
于点
,就可以证明
,请完成证明过程;
[拓展引申]
(3)若点
是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在图(4)中补充完整图形,并判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问题]如图1,在














[探究发现]
(1)如图2,某数学学习小组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发现当点




[数学思考]

(2)如图3,若点








[拓展引申]
(3)若点


在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试着用角尺平分
(如图所示),有两组.

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角尺的直角顶点
介于射线
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位于
上,且交点分别为
,即
,过角尺顶点
的射线
就是
的平分线.
方案②:在边
上分别截取
,将角尺的直角顶点
介于射线
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点
重合,即
,过角尺顶点
的射线
就是
的平分线.请分别说明方案①与方案②是否可行?若可行,请证明; 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角尺的直角顶点








方案②:在边









如图,AC, BD相交于点O, OB=OD.要使△AOB≌△COD,则下列添加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A.∠A=∠C | B.∠B=∠D | C.OA=OC | D.AB=CD |
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AB,A点在x负半轴上,直角顶点B在y轴上,点C在x轴上方.

(1)如图1所示,若A的坐标是(﹣3,0),点B的坐标是(0,1),点C的坐标为 .
(2)如图2,若OA平分∠BAC,BC与x轴交于点E,若点C纵坐标为m,求AE的长.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F在射线DM上,且∠ABF=∠ADF,AH⊥BF于点H,试探究BF、HFDF的数量关系.

(1)如图1所示,若A的坐标是(﹣3,0),点B的坐标是(0,1),点C的坐标为 .
(2)如图2,若OA平分∠BAC,BC与x轴交于点E,若点C纵坐标为m,求AE的长.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F在射线DM上,且∠ABF=∠ADF,AH⊥BF于点H,试探究BF、HFDF的数量关系.
如图所示,AD=AE,AB=AC,∠BAC=∠DAE,B、D、E在同一直线上,∠1=22°,∠2=30°,求∠3的度数( )


A.42° | B.52° | C.62° | D.72° |
如图,把
放置在量角器上,
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读得射线
、
分别经过刻度
和
,把
绕点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
,下列结论:
①
;
②若射线
经过刻度
,则
与
互补;
③若
,则射线
经过刻度45.
其中正确的是( )










①

②若射线




③若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