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函数基础知识
- + 一次函数
-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 二次函数
- 反比例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甲、乙两地高速铁路建设成功.试运行期间,一列动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普通列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分析出以下信息:①甲乙两地相距1000千米;②动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要4个小时;③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动车的速度;④普通列车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⑤动车到达乙地停留2小时后返回甲地,在普通列车出发后7.5小时和动车再次相遇.以上信息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⑤ |
如图,已知直线
与
轴、
轴分别相交于点
、点
,
,若将
沿直线
折叠,使点
与点
重合,折痕
与
轴交于点
,与
交于点
.
(1)求
的值;
(2)求点
的坐标;
(3)求直线
的表达式.















(1)求

(2)求点

(3)求直线


如图,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离称为指距.人体构造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指距
和身高
成如下所示的关系.

(1)直接写出身高
与指距
的函数关系式: .
(2)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可预测他的指距约为多少?(精确到0.1厘米)



(1)直接写出身高


(2)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可预测他的指距约为多少?(精确到0.1厘米)

如图,已知直线l1:y1=x+b经过点A(﹣5,0),交y轴于点B,直线l2:y2=﹣2x﹣4与直线l1:y1=x+b交于点C,交y轴于点D.

(1)求b的值;
(2)求△BCD的面积;
(3)当0≤y2<y1时,则x的取值范围是 .(直接写出结果)

(1)求b的值;
(2)求△BCD的面积;
(3)当0≤y2<y1时,则x的取值范围是 .(直接写出结果)
已知甲,乙两名自行车骑手均从P地出发,骑车前往距P地60千米的Q地,当乙骑手出发了1.5小时,此时甲,乙两名骑手相距6千米,因甲骑手接到紧急任务,故甲到达Q地后立即又原路返回P地甲,乙两名骑手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折线O﹣A﹣B﹣C﹣D(实线)表示甲,折线O﹣E﹣F﹣G(虚线)表示乙)

(1)甲骑手在路上停留 小时,甲从Q地返回P地时的骑车速度为 千米/时;
(2)求乙从P地到Q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乙骑手出发后,且在甲,乙两人相遇前,求时间x(时)的值为多少时,甲,乙两骑手相距8千米.

(1)甲骑手在路上停留 小时,甲从Q地返回P地时的骑车速度为 千米/时;
(2)求乙从P地到Q地骑车过程中(即线段EF)距P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乙骑手出发后,且在甲,乙两人相遇前,求时间x(时)的值为多少时,甲,乙两骑手相距8千米.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y=kx+3(k≠0)交x轴于点A(4,0),交y轴正半轴于点B,过点C(0,2)作y轴的垂线CD交AB于点E,点P从E出发,沿着射线ED向右运动,设PE=n.

(1)求直线AB的表达式;
(2)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n的值;
(3)若以点P为直角顶点,PB为直角边在直线CD的上方作等腰Rt△BPM,试问随着点P的运动,点M是否也在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直线上运动,求出该直线的解析式;如果不在直线上运动,请说明理由.

(1)求直线AB的表达式;
(2)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n的值;
(3)若以点P为直角顶点,PB为直角边在直线CD的上方作等腰Rt△BPM,试问随着点P的运动,点M是否也在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直线上运动,求出该直线的解析式;如果不在直线上运动,请说明理由.
如图,自行车链条每节链条的长度为2.5cm ,交叉重叠部分的圆的直径为0.8cm.
(1)尝试: 2节链条总长度是________
, 3节链条总长度是________
.
(2)发现: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节链条总长度是________.(要求填写最简结果)
(3)应用:如果某种型号自行车链条总长度为
,则它是由多少节这样的链条构成的?
(1)尝试: 2节链条总长度是________


(2)发现:用含


(3)应用:如果某种型号自行车链条总长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