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轻质滑轮组恰处于静止状态。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质量比是4∶5。不计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静止时,甲、乙受到的合力都为零 |
B.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乙的重力之比为3∶5 |
C.乙如图放置与甲叠放在乙上放在水平地面时相比,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4 |
D.甲如图放置和甲浸没在水中时,甲受到的拉力之比为ρ甲/(ρ甲-ρ水) |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表中的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得出结论后小明进一步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于是用另一滑轮组做了第四次实验(如图乙)并将数据记录如下:
比较实验1和实验4,小明发现虽然所挂钩码相同,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同,这是因为两次实验所用滑轮的重力不同,于是小明得出另一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滑轮的重力有关.但小华认为小明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还不够合理.请简要说明小华的理由:
.
.
实验次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的 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 机械效率 |
1 | 2 | 8 | 0.8 | 24 | 83.3% |
2 | 4 | 5 | 1.5 | 15 | A |
3 | 6 | 10 | B | 30 | 90.9% |
(1)在表中的
A.B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得出结论后小明进一步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于是用另一滑轮组做了第四次实验(如图乙)并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 机械效率 |
4 | 2 | 5 | 1 | 15 | 66.7% |
比较实验1和实验4,小明发现虽然所挂钩码相同,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同,这是因为两次实验所用滑轮的重力不同,于是小明得出另一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滑轮的重力有关.但小华认为小明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还不够合理.请简要说明小华的理由:
.
.

深圳市政府投巨资于民生工程,对一些小巷实施景观改造。施工中,一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如图所示)。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提高2m.求:(按格式写出计算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人拉绳子的力为多大?
(2)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功为多少?
(3)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人拉绳子的力为多大?
(2)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功为多少?
(3)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A。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2)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①人拉绳做功的功率;
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③用该滑轮组将750N重物B匀速提高4米,人做的功是多少焦?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2)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①人拉绳做功的功率;
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③用该滑轮组将750N重物B匀速提高4米,人做的功是多少焦?
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


A.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6N |
B.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2N |
C.在1s内拉力F做功1.2J |
D.在1s内拉力F的功率是0.4W |
一个工人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600N,绳子自由端4s内拉下4m,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求:

(1)有用功和总功率;
(2)机械效率;
(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3200N的货物,所需拉力为多少?

(1)有用功和总功率;
(2)机械效率;
(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3200N的货物,所需拉力为多少?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
如图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时间内,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m高的楼顶上,绳子自由端移动了_______________m,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__W。

如图所示,物体在16牛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滑轮B为________________滑轮。
(2)若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运动了0.2米,则拉力F做功_____焦,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_牛。

(1)滑轮B为________________滑轮。
(2)若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运动了0.2米,则拉力F做功_____焦,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_牛。
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


(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填“甲”或“乙”)图装置做到。
(2)计算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4=_______,通过比较3和4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
(3)在第4次实验中钩码上升的时间是6s,则该次实验中拉力F的功率是_____W。
(4)已知每只滑轮重1N,请计算第2次实验中由于机械摩擦而损耗的能量为_____ J。


(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填“甲”或“乙”)图装置做到。
(2)计算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4=_______,通过比较3和4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
(3)在第4次实验中钩码上升的时间是6s,则该次实验中拉力F的功率是_____W。
(4)已知每只滑轮重1N,请计算第2次实验中由于机械摩擦而损耗的能量为_____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