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1.2J |
B.动滑轮自重0.2N |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 |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相同规格的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分别按(a)、(b)两种方法分别把两桶沙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用(a)方法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b)方法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则


A.W1>W2η1=η2 | B.W1<W2η1<η2 |
C.W1>W2η1>η2 | D.W1<W2η1=η2 |
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A.10秒内拉力所做总功为1500J |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5W |
D.在10s内物体重力做功为500J |
如图13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分析:

(1)比较甲、丙钩码重和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可以_________________;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查看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分析:

(1)比较甲、丙钩码重和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可以_________________;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查看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且m1 = m2,在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悬挂两定滑轮的绳中张力TA:TB为()


A.1 : 1 | B.4 : 9 |
C.9 : 4 | D.3 : 2 |
如图,质量为M=2千克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0.5米/秒的速度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2米(滑轮和绳的重及与绳间的摩擦不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N.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N,在这一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______W。

如图所示,物体重力是300N,动滑轮重20N(不计摩擦和绳重),要使物体匀速升高2m,那么人的拉力是__________N,绳子自由端被人拉下_________m,使用该装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如图装置中,物体A重100N,物体B重5N,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为10W,使物体B匀速上升3m所用的时间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


A.3s | B.9s | C.1.5s | D.6s |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N 。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若不计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已知拉力为F,则重物G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如果把重物G提高2米,绳子自由端A要拉过的距离为________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