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电功和电功率
- + 简单机械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为某种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
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 |
B.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 |
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 |
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
如图所示,物重
不变,杆
放在平台
上,长
,杆两端分别挂重物
和
,要使杆
平衡,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__________;平台
受到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_________

(2)如果将重为
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_________范围内.
序号 | 钩码重![]() | 钩码上升的高度![]()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_________

(2)如果将重为

如图所示,用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吊篮
及其中的货物
和电动机
,启动电动机,它所提供的拉力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吊篮上升的速度
和上升的高度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若一切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在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 ![]() |
B.在![]() ![]() |
C.在![]() ![]() |
D.动滑轮重为![]() |
(2018•武昌区模拟)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为了方便测量__,应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时若杠杆右端稍低,可只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调节。
(2)小明调节杠杆平衡后,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和F2,并测出对应的力臂l1和l2,记录了如表中所示的实验数据。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小红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时改变拉力的__,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比较拉力的__,即可证明小红的判断是否正确。

次数 | F1/N | l1/cm | F2/N | l2/cm |
1 | 1 | 8 | 2 | 4 |
2 | 2 | 8 | 1 | 16 |
3 | 2 | 12 | 3 | 8 |
(1)为了方便测量__,应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时若杠杆右端稍低,可只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调节。
(2)小明调节杠杆平衡后,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和F2,并测出对应的力臂l1和l2,记录了如表中所示的实验数据。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小红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时改变拉力的__,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比较拉力的__,即可证明小红的判断是否正确。
(2016秋•通州区期末)如图所示,轻杆OA可绕O点自由转动.现在杆A端用细线悬挂15N的重物,在B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杆处于水平平衡,OB与BA长度之比为3:5.

(1)作用在B处的拉力大小为__N.
(2)若将重物改挂在C处,杆平衡时作用在B处竖直向上的拉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OB与BC的长度之比为__.
(3)保持轻杆平衡,当拉力方向变为如图中虚线所示,拉力大小将变__.

(1)作用在B处的拉力大小为__N.
(2)若将重物改挂在C处,杆平衡时作用在B处竖直向上的拉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OB与BC的长度之比为__.
(3)保持轻杆平衡,当拉力方向变为如图中虚线所示,拉力大小将变__.
(2017秋•丹阳市期中)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小明了解到斜面也是一种机械,想探究这种机械的特点。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测量时应让木块保持__状态,并依据条件得出木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他将木块放在如图b所示的斜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上拉木块,收集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①比较表中木块重力G和拉力F的大小,得出:使用斜面时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②实验时,可以通过移动木块A来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要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木块A要向__移(选填“左”或“右”);
③请举出斜面的一种应用实例:__。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测量时应让木块保持__状态,并依据条件得出木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斜面倾斜程度 | 木块重力 G/N | 斜面高度 h/m | 斜面长 S/m | 沿斜面拉力 F/N |
较缓 | 5 | 0.2 | 1 | 2 |
较陡 | 5 | 0.3 | 1 | 2.6 |
最陡 | 5 | 0.4 | 1 | 3.2 |
(2)他将木块放在如图b所示的斜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上拉木块,收集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①比较表中木块重力G和拉力F的大小,得出:使用斜面时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②实验时,可以通过移动木块A来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要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木块A要向__移(选填“左”或“右”);
③请举出斜面的一种应用实例:__。
(2017春•龙口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中,所有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在FA和FB的作用下,重物A、B分别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FA:FB=3: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重物A、B所受的重力相等 |
B.在相同的时间内,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不相同 |
C.拉力FA和FB做功的功率之比为3:2 |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