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磁性、磁体、磁极
-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 电磁感应
- 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 交流电
-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 电与磁发展的历程
-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 磁化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 磁场
- 磁感线及其特点
- 地磁场
-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 安培定则
- 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 半导体和超导体及其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磁场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 |
B.在地磁场作用下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北方 |
C.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应该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
D.奥斯特实验表明,铜导线可以被磁化 |
某同学有两个外形相同的钢棒甲和乙,他想判断这两根钢棒是否是磁体时,先把钢棒甲的一端靠近钢棒乙的中部发现没有力的作用,而把钢棒乙的一端靠近钢棒甲的中部时,发现两者互相吸引,则 ( )
A.钢棒甲有磁性,钢棒乙无磁性 | B.钢棒甲无磁性,钢棒乙有磁性 |
C.钢棒甲、乙都有磁性 | D.钢棒甲、乙都没有磁性 |
小娴不小心将甲、乙两磁铁棒各摔成两半,破裂情况如图所示。若将两磁铁棒按原状自然接合,则甲棒两半将互相_____________,乙棒两半将互相_____________。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h1>h2h2<h3 | B.h1>h2h2>h3 |
C.h1<h2h2=h3 | D.h1<h2h2<h3 |
小宇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______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______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应该满足:h1________h2,h3________h2。 (填:“>”“=”“<”)

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应该满足:h1________h2,h3________h2。 (填:“>”“=”“<”)
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一定会相互排斥 |
B.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北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 |
C.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用改变电流大小来控制 |
D.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不能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