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雨水
蔗糖水
食醋
纯碱水
柠檬汁
pH
10.2
5.8
7.0
3.3
8.1
2.0
 
A.蔗糖水是中性物质
B.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弱
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D.雨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宁和小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小宁设计了如下图三个实验,请你、小宁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Na2CO3属于    (填“酸”、“碱”、“盐”);
(2)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
(3)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
(4)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振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了   (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化学小组同学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___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
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有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N2
NO
NO2
顏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红棕色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______;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NO遇氧变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
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证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
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反思:根据探究结果可知:稀HNO3能跟铜反应的原因是硝酸具有氧化性 。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H2SO4、HClB.NaOH、KOH、HCl
C.K2CO3、Na2CO3、HClD.NaCl、NaOH、HCl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雪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_____________性。
(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右边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

(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 蕊变红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变紫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盐酸溶液中含有H+,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下列物质,溶液仍为红色的是()
A.CaOB.NaOHC.Na2CO3D.AgNO3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实验)⑴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⑵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⑶ 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     
(结论)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右表四项中的(  )
 



A
稀盐酸
氢氧化钾溶液
石蕊试液
B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酚酞试液
C
氯化钠溶液
硫酸钾溶液
硫酸钠溶液
D
石灰水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A.AB.BC.CD.D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