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鉴别一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 |
B.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
C.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 |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
D.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
B.铁丝生锈 |
C.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
D.集气瓶底没有铺一薄层细沙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__________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右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__________
A.蜡烛 | B.红磷 | C.硫粉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右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点燃的蜡烛在如图1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一段时间后会自动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归纳,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科学。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A.H2、O2、CH4都具有可燃性 |
B.浓硫酸、浓盐酸、酒精都具有挥发性 |
C.H2、C、CO都能和CuO发生置换反应 |
D.Fe、Al、Cu都能和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
在探究氧气性质如图: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②硫粉在氧气的燃烧。

(1)这两个实验中在集气瓶的底部都加了少量的水,作用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这两个瓶中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1)这两个实验中在集气瓶的底部都加了少量的水,作用分别是:
①
(2)分别写出这两个瓶中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①现象
②现象
课堂上周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_________(填“高”或“低”),导致__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_。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_________(填“高”或“低”),导致__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