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左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若土豆片为 4 片时,每隔 5 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上右曲线图。20 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土豆片为 8 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_______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3)取用 65ml 质量分数为 10%H2O2溶液制取氧气(2H2O2
2H2O + O2↑),得氧气 3.2g,请问这 65ml 质量分数为 10%H2O2溶液密度为多少g/mL?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1)若土豆片为 4 片时,每隔 5 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上右曲线图。20 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土豆片为 8 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_______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3)取用 65ml 质量分数为 10%H2O2溶液制取氧气(2H2O2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上表中横线上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该实验结论是:________ 。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上表中横线上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该实验结论是:________ 。
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受热的时间,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 B.生成氧气的质量 |
C.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
小明在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实验小组产生氧气的速率各不相同。他大胆提出猜想: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可能与反应物浓度、温度、是否使用催化剂有关为了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小明除了准备如图所示的器材,还准备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水,二氧化锰,秒表等材料。

(1)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结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反应的速率总是先快后慢,结合上述结论,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结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反应的速率总是先快后慢,结合上述结论,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次实验中,小张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张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张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空。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________ ;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__ 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该离子起到了催化作用。SO42-或硫酸根离子
(3)小聪认为还不能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首先是实验②和③存在设计上的错误是________ 。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在实验③中加入
(3)小聪认为还不能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首先是实验②和③存在设计上的错误是
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
B.反应①③中MnO2的作用均为催化作用 |
C.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 |
D.C、P、Fe均可在空气中燃烧 |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5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25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2g。
(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多少克;_____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____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多少克;_____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____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某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
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mL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 。
(2)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3)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__________ 。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
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编号 | ![]() | 其他物质质量(g) | 待测数据 |
1 | 2. 0 | / | |
2 | 2. 0 | ![]() | |
3 | 2. 0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
(2)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3)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实验表明,加入![]() ![]() | ![]() ![]()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1)、(2)的基本反应类型。
(1)燃烧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催化剂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燃烧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催化剂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和B,A是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B是纯净的氯酸钾,将它们分别均匀加热,则图中关于放出氧气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