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氯化钠和水 | B.硝酸铵和水 |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 D.铜和稀硫酸 |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液体,常用做氧化剂、消毒剂和漂白剂。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利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可采用图1中的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
(2)当过氧化氢接触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并不能人为控制其反应速度。如果稍改变你所选择的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的速度。请从上图2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更换你选择的装置中的相应仪器,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取两支试管,1支试管放入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另一支放入等量的、切成同样大小且煮熟的土豆丝,分别向2支试管加入等量的30%的双氧水溶液,发现放入新鲜土豆丝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插入___的木条,木条复燃,另一试管没有明显现象。

(1)写出利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可采用图1中的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
(2)当过氧化氢接触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并不能人为控制其反应速度。如果稍改变你所选择的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的速度。请从上图2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更换你选择的装置中的相应仪器,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取两支试管,1支试管放入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另一支放入等量的、切成同样大小且煮熟的土豆丝,分别向2支试管加入等量的30%的双氧水溶液,发现放入新鲜土豆丝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插入___的木条,木条复燃,另一试管没有明显现象。
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可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A~F各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分别为:
(1)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若向D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沉淀是_________,C、D中原物质是:C_________,D_________。
A.5%的双氧水, | B.二氧化锰, | C.足量某盐溶液, | D.能溶于水的碱类固体, | E.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 | F.足量稀硫酸。现将A中液体加入B中,关闭活塞,多个反应依次发生,反应完毕,D中有白色沉淀,E中棉花呈红色,问: |

(2)若向D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沉淀是_________,C、D中原物质是:C_________,D_________。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前 | 35.6 g |
反应后 | 34.8 g |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说出使用该仪器时应注意的事项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仪器b、c的名称: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将装置A和F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说出使用该仪器时应注意的事项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仪器b、c的名称: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将装置A和F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
“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O2和H2O。所示装置图中各仪器内盛放的物质分别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
(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F中的块状固体可能是_______ ;
(3)分解反应发生在装置_________ 中(填图中的字母)。
A.稀硫酸; | B.锌粒; | C.3% H2O2溶液; | D.MnO2; | E.某溶液; | F.某块状固体; | G.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 |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F中的块状固体可能是
(3)分解反应发生在装置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1)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在操作上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2)现有500克质量分数为3.4%的双氧水。用方法二最多可以制得氧气_______克?
方法一、

方法二:

(1)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在操作上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2)现有500克质量分数为3.4%的双氧水。用方法二最多可以制得氧气_______克?
下列物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C2H5OH→CO2②CaO→Ca(OH)2 ③H2O2→H2O ④HNO3→HCl ⑤Fe3O4→Fe
①C2H5OH→CO2②CaO→Ca(OH)2 ③H2O2→H2O ④HNO3→HCl ⑤Fe3O4→Fe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 |
在实验室中用MnO2做为KClO3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想知道CuO、Fe2O3等氧化物是否也能对KClO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且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于是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为 。
(2)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小明如何能知道各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强弱? 。
(3)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为 。

小明想知道CuO、Fe2O3等氧化物是否也能对KClO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且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于是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为 。
(2)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小明如何能知道各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强弱? 。
(3)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