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2H2O2="==="
2H2O + O2↑),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 。
(3)计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 。
(3)计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
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装备氧气再生装置,以下几种制氧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水→氧气+氢气);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⑴写出③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 (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写出③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是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给试管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④熄灭酒精灯⑤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⑥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塞入一团疏松的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⑦把导管从水槽取出。实验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⑤⑥①②③④⑦ |
B.②⑥⑤①③⑦④ |
C.⑥⑤①④⑦②③ |
D.②⑤⑥①③④⑦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 |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刻收集 |
在按书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装置内的氧气低于一定含量时,红磷就不再与氧气反应,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有老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在一容器中倒人刚拆封的“暖宝宝”黑色粉末,再在上面放足量的白磷,迅速扣上烧杯,随后白磷自燃,利用这一装置可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此同学们做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该粉末可能是铁粉。
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有同学认为猜想一肯定是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2)实验证明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铁粉。加入铁粉后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原因是 。

(1)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此同学们做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该粉末可能是铁粉。
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有同学认为猜想一肯定是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2)实验证明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铁粉。加入铁粉后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原因是 。
化学实验室的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实验。(F装置中盛放的是紫色石蕊试液)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作反应装置。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已充满集气瓶。
(2)用锌粒与较浓的盐酸制H2,将制得的H2通入F装置,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H2中混有_________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装置还可用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CO2,则瓶中最好选装__________。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F装置也可用于气体的分离,如在“(3)”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又可收集到CO2。
(5)用G装置进行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应作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作反应装置。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已充满集气瓶。
(2)用锌粒与较浓的盐酸制H2,将制得的H2通入F装置,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H2中混有_________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装置还可用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CO2,则瓶中最好选装__________。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F装置也可用于气体的分离,如在“(3)”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又可收集到CO2。
(5)用G装置进行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应作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初中学生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了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如图)的无色液体。询问老师得知,该实验室的黑色粉末只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五种可能。为了鉴定这两种试剂,该同学将黑色粉末与无色液体混合,发现立即产生气泡。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作出关于黑色粉末和无色液体可能成分的猜测: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作出关于黑色粉末和无色液体可能成分的猜测:

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8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0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生成的氧气为 g。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生成的氧气为 g。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4.4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
(2)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
(2)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