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正确的分析是()


A.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 |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
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
D.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的不断增大 |
火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火柴头上的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摩擦之力,产生热量,放到氧气,生成白烟,并发生氧化反应,引燃木条。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⑴、写出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⑵、写出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
⑵、写出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
为了研究MnO2与双氧水(H2O2)的反应速率,某学生加入少许的MnO2粉末于 50 mL密度为1.1g∙cm-3的双氧水溶液中,通过实验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
(3)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
(4)以上反应速率的大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
(3)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顺序为
(4)以上反应速率的大小变化的原因是
(5)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
如图是实 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1)仪器a名称是_________ ,A装置中的集气装置b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 的气体。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来制备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中,MnO2起________ 作用,加快了H2O2的分解。

(1)仪器a名称是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来制备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097型核潜艇是传闻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在研制的核潜艇,为攻击型潜艇或巡航导弹潜艇。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种制氧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CO2反应生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方法①和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
(1)写出方法①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
某同学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填“是”或“否”)。
(2)集气瓶中氧气分数约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大约_______℃.

某同学改用如下图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
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集气瓶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① |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31 | 33 | 35 | 37 | 39 | 34 |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 微亮 | 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很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复燃 | 很亮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填“是”或“否”)。
(2)集气瓶中氧气分数约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大约_______℃.

某同学改用如下图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
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_____________)→d
问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试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②_______________

(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_____________)→d
问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试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②_______________
春节时,小阳发现很多小朋友在玩“擦擦炮”。小阳对“撼擦炮”引燃头的化学成分产生浓厚兴趣。他从资料上获悉:引燃头中通常含有S、KClO3、MnO2、NaNO2 等物质中一种或几种,KClO3会与NaNO2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KC1O3+3NaNO2===KCl+3NaNO3
为验证引燃头成分,小阳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刮取引燃头,小心研碎,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残渣为灰黑色固体。
②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人试管,再加人上述灰黑色固体少许,溶液中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③取过滤后的滤液,往装有滤液的烧杯中加人过量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灰黑色固体中含有 ,该固体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 作用。
(2)步骤③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小阳点燃“擦擦炮”时还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4)据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擦擦炮”引燃头的成分有 。
为验证引燃头成分,小阳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刮取引燃头,小心研碎,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残渣为灰黑色固体。
②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人试管,再加人上述灰黑色固体少许,溶液中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③取过滤后的滤液,往装有滤液的烧杯中加人过量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灰黑色固体中含有 ,该固体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 作用。
(2)步骤③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小阳点燃“擦擦炮”时还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4)据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擦擦炮”引燃头的成分有 。
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错误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2![]() |
B.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 |
C.用铁制容器盛放稀盐酸 2Fe+6HCl═2FeCl3+3H2↑ |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CaO+H20═Ca(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