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热。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干冰进人云层后迅速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________而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
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C.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指头上挂满白霜
D.寒冬,草叶上冰挂剔透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