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熔化与熔化现象
- 凝固与凝固现象
- 熔点和凝固点
-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 +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 沸腾及沸腾条件
-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 蒸发及其现象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液化及液化现象
-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 水的三态变化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认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他解释: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导管的体积均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①取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甲。向其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1的冷水,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标记为A。
②向甲保温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人水蒸气,移出导管,此时甲杯中液面位置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④另取一个完全相同的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乙,并在与甲保温杯相同的位置做好标记A、B。向其中倒入与甲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冷水,液面位置仍然为A。____,摇匀后测出水的温度为t3。
⑤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1)甲杯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步骤④中空白部分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则说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①取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甲。向其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1的冷水,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标记为A。
②向甲保温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人水蒸气,移出导管,此时甲杯中液面位置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④另取一个完全相同的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乙,并在与甲保温杯相同的位置做好标记A、B。向其中倒入与甲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冷水,液面位置仍然为A。____,摇匀后测出水的温度为t3。
⑤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1)甲杯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步骤④中空白部分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则说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开始消融—熔化、吸热 |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汽化、放热 |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吸热 |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放热 |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行驶一边向空中喷雾的汽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雾炮车(如图)。喷向空中的水雾能使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1)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 。
(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________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

(1)喷向空中的水雾,有许多在掉向地面之前已经在空中散失了,还能起到降温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 。
(2)该雾炮车的发动机是柴油机。柴油机四个冲程中的________冲程实现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新驱动雾炮车前进。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
B.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 |
C.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 |
D.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以下,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低温极限 |
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
A.泡有热茶的茶杯口飘出的“白气”——汽化 |
B.固体石蜡加热后变成液体石蜡油——液化 |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固体沉淀——凝固 |
D.冬天结冰的衣服在0℃以下环境中也能晾干——升华 |
天气一暖和,同学们就喜欢吃雪糕,一天,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她又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
家庭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电加热式加湿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水在加热体中加热到100度,产生蒸气,用风机将蒸气送出。使用前,先在加湿器中加入水,使用时,其顶部有“白气”飘出,从而增加房间空气的湿度,加湿器里如果滴入薰衣草精油,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下列关于该种加湿器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白气”是加湿器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
B.看到的“白气”是加湿器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
C.加湿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D.加湿器工作过程中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
在取暖室的散热器里,通入的是100℃的水蒸气,出来的水也是100℃。
(1)此物态变化叫_____,向外界_____(填“释放”或“吸收“)热量;
(2)猜测一下:当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时,需要_____(填“放热”或“吸热“)。
(1)此物态变化叫_____,向外界_____(填“释放”或“吸收“)热量;
(2)猜测一下:当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时,需要_____(填“放热”或“吸热“)。
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都会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是_____形成的。
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