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 物态变化
- 熔化与熔化现象
- 凝固与凝固现象
- 熔点和凝固点
-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 沸腾及沸腾条件
-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 蒸发及其现象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液化及液化现象
-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 水的三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
(2)若在水沸腾时撤去酒精灯,观察到水停止沸腾,这说明___。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填“A”或“B”)。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同时采取提高水的初温和减少水的质量两项措施来节省实验时间,请在乙图中大致画出能体现上述两项措施的图线。
________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
(2)若在水沸腾时撤去酒精灯,观察到水停止沸腾,这说明___。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 B.减小实验误差 |

如图所示是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射线将某种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此过程中液体吸收射线的能量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 B.升华 |
C.液化 | D.汽化 |
如图所示,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同时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外壁比乙杯热,由此可判断___杯保温性能好。当打开杯盖时,会冒出大量“白气”,产生“白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

某同学在做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如果记录和作图都没有错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 |
B.在t1~t2的时间内海波在不断地放出热量 |
C.在t1~t2的时间内海波处于凝固过程 |
D.在t2时显示的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 |
几年前,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
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形成小水珠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中要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 冰变成水
B.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 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 冰变成水
B.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 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纯铁的熔点为1535℃,如果液态铁中存在有固态铁块,则此时( )
A.液态铁和固态铁的温度都是1535℃ B. 液态铁的温度高于1535℃
B.液态铁的温度低于1535℃ D. 固态铁的温度低于液态铁的温度
A.液态铁和固态铁的温度都是1535℃ B. 液态铁的温度高于1535℃
B.液态铁的温度低于1535℃ D. 固态铁的温度低于液态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