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可知它的熔点____________℃,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____分钟,在0~4分钟时间内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4~8分钟时间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8分钟以后是_________________态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小金同学做“观察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装置。他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1)实验中在烧瓶中装水的作用是______;
(2)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3)交流评估时,小乐查阅了部分物质熔点、沸点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他认为小科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科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你认为小乐的依据是:______。
(4)针对小乐的质疑,为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在不增加器材和药品的前提下,提出上述实验的改进方法: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校科技节上,老师将液氮“倒”在装有超导物质的磁悬浮列车模型上,由于液氮——_____ ,使超导物质迅速降温后变为超导体,使模型能悬浮在通电的环形轨道上。当开着窗的模型在环形轨道上快速运行时,会形成一股气流,此时气流会从模型内部流到外界,原因是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______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观点。请你在的帮助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_____。若小柯的观点是正确的,你会看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原因是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______。气态的冷凝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面温度_____,液态的冷凝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以下,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
(1)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_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2)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B.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的过程要放热,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形成露珠的过程要吸热,是液化现象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变“模糊”的过程要放热,是液化现象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50℃
C.图像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D.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变—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从图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___而产生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其内部主要结构为风扇、水箱和空气过滤网等。使用时,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风比无水时凉爽。下表是某品牌空调扇部分参数。
项目
参数
项目
参数
额定电压
220伏
额定功率
50瓦
空机质量
7.5千克
单个轮子接触地面面积
2厘米2
水箱容量
0.5升
轮子数量
4个
蒸发量
1升/时
电源线长度
1.2米
 
(1)向水箱的水里再加入一些碎冰,可降低水温,使吹出的风比只有水时更凉爽。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
(2)人在运动大量出汗后,对着空调扇吹,很容易感冒。此时,在脑干调节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________,从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3)计算水箱加满水时该空调扇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
(4)该空调扇底座安装了万向轮,方便移动。但在其他设计上仍存在缺陷,为更方便用户使用,请结合表中参数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