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箱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时(如图)。去掉铝箱,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 

选项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变蓝
不变蓝
B
不变蓝
变蓝
C
变蓝
不变蓝
D
变蓝
变蓝
 
A.A B.B C.C D.D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将该装置放在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毫升,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毫升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毫升/时。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要低,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毫升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毫升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菹草是一种多年沉水植物,作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材料,效果明显。如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①取两支相同的试管,如图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放入相应试管中,②将装置用100W灯泡照射3~4min,观察并记录对应的现象。

试管
试管中的液体
条件
实验现象
1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灯泡照射
有气泡,叶片上浮
2
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
灯泡照射
待填
 
(1)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
(2)表中待填的内容是_____时,可得到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1)中变量有关。
(3)1号试管中菹草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聚集在叶片的表面,浮力增大。
(4)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继续进行___(填实验设计)的实验。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________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正确的是(  )。
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
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C瓶采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请在C瓶中将导管补充完整。___
(2)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___和稀盐酸(此时把D打开)。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是一盆栽藤本绿色植物的局部与相关设施的连接示意图,其中A、B为该植物体上生长状态良好的两片绿色叶片,A位于普通空气之中,B位于双向通气的无色透明玻璃盒内,F1、F2为通气阀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装置置于黑暗中,打开阀门F1和F2,开启吸气泵置换掉玻璃盒内原有气体后,同时关闭F1、F2和吸气泵。10小时后,再次同时打开F1、F2和吸气泵,观察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变化说明:绿色植物体通过____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2)若先将该盆植物体置于黑暗中一昼夜,再按图示设置,先开启F1、F2和吸气泵,待玻璃盒内原有气体被置换后,将该装置置于阳光下照射3~4小时(F1、F2和吸气泵始终保持开启状态)。然后取叶片A、B分别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沖洗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其中呈现蓝色的叶片是____,对比A、B两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得出该对照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
(2)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m)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数据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在_____(选填“阳光下”或“黑暗处”)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水蕴草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1)水蕴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________,同时产生氧气。
(2)本实验采用________法收集氧气。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