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地球家园,进行深空探测和地外星球开发时,需要建立受控生态保障系统。在天宫二号上,中国人首次实现了太空种植生菜。太空生菜盒子(如图)安装了红、绿、蓝三色的LED灯,用来促进蔬菜成长。

(1)太空中植物在失重情况下处于漂浮状态,植物根的生长表现为______(选填“有”或“无”)一定方向性。
(2)天宫二号使用的白色箱体固定生菜系统,其内部装有LED照明系统,可测量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变化。光合作用产物指的是______。
(3)太空生态保障系统内会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保障系统除了以上提及的生物外至少还需要哪类生物?______说明理由。并请阐述生态保障系统对宇航员的意义。______(至少答四点)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我国拥有无可争议的领土主权。
(1)钓鱼岛海域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2)钓鱼岛盛产一种叫海芙蓉的海草,是名贵的药材。海芙蓉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肉细胞的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B.若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C.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腔Ⅰ
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 ℃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温州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经济。龙湾潭森林公园位于永嘉县楠溪江景区上游。   
(1)雁荡润楠为珍稀濒危保护物种,整个森林公园内所有的雁荡润楠可以构成一个________。   
(2)公园内有七器七潭奇观(如图1),深相连,飞瀑碧潭,蔚为壮观。公园内七潭这类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因素是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取景区内的某种植物进行研究,测定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甲曲线)、呼吸作用(乙曲线)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这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图中的________点(用字母表示)。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有关下图所示枇杷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营养器官
B.利用嫁接繁殖优良枇杷品种属于无性生殖
C.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初中科学实验中都用到碘液,其中与其他三项作用不一样的是(  )
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B.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C.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D.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碘液是一种黄色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常用于生物实验中,以下四个初中科学课本的探究活动中用到碘液试剂作用和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用碘液检验胚乳中的营养成分
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
C.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
D.用碘液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晶同学通过观察发现,长在向阳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即叶片的边缘)缺刻(即叶片边缘上的凹陷)小;而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她猜想:蒲公英的叶型可能与阳光照射有关。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 选取一根长在向阳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成相似的6段,埋入装有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
② 发芽后,分别移栽到装有沃土的6只花盆中,分为A、B两组,每组3盆;
③ 将A组花盆放在向阳处,B组花盆放在荫蔽处,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管理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预测结果:如果蒲公英的叶型只与阳光照射有关,那么小晶的实验结果应是
交流讨论:小莹认为小晶的设计不够严密,还应选取 同时进行实验。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A.只有乙B.只有丙C.乙和丙都是D.乙和丙都不是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细胞内有叶绿素)。同样,白萝卜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小馨想:叶绿素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呢?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

(1)从小馨的实验设计分析,她提出的假设是     
(2)有人认为“应将实验材料各改为 1 株,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你是否认同以上观点,为什么?     
(3)若小馨的假设成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