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副叶和根对话的漫画图,仔细分析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叶进行光合作用为茎和根提供___________,同时释放氧气。
(2)如果茎中的___________“罢工”,则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无法运输到叶。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______的土壤中生长。
(3)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他猜想这可能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浓度,导致细胞失水造成的。
对于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小科将进一步探究。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中的色素
B
观察茎的运输作用
显微镜
观察茎的结构
C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验证淀粉是否存在
D
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
湿棉絮
保持小鱼正常体温
 
A.AB.BC.CD.D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大棚内种植番茄进行相关实验所测结果,请据此回答: 

(1)图甲是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其中表示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是曲线________段;   
(2)从图乙可以看出,与P点相比,Q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番茄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彼此遮挡,通风不畅,温度和________两个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受到影响。图乙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小明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了以下实验。图1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仪器,CO2缓冲液可用以调节密闭玻璃小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根据刻度毛细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的小室内气体体积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实验过程中密闭小室内的温度保持不变)。以下根据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
B.B点表示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大于30千勒克斯时,就无法通过增强光照来增强光合作用速率
D.从图2可知,在一定的光照范围内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他们用氧18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使它们分别成为含氧18的水(氧的相对原子量为18)和含氧18的二氧化碳。未标记的为原子量是16的氧原子,然后他们分两组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所用的植物、光照及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碳
生成的氧气
第一组
H2O
C18O2
O2
第二组
H218O
CO2
18O2
 
注:H218O---氧18水,C18O2---氧18二氧化碳,18O2---氧18氧气
(1)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释放的____中的元素究竟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
(3)H218O这种水它的相对分子量是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用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某项探究活动:

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
步骤2:选择两片相近的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如图)。
步骤3:光照4小时后,去掉塑料袋,将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步骤4: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水洗净后滴加碘液;洗去碘液,观察并记录现象,请回答
(1)步骤1中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4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对“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了如下A、B两组实验。

①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②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20、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A图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现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一);
③向B装置1、2、3号容器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鮮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后各放入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放在60W的白炽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二)。
表一
灯源与容器的距离/cm
10
20
30
光照强度/lx
435
375
280
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枚
10
5
1
 
表二
编号
1号
2号
3号
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枚
0
3
9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试写出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这一生理过程的表达式:__________
(2)分析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两组数据,若要提高温室大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两个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徐在做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后,还想对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中使用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其繁殖方式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需将该装置放在______环境中.
(3)实验结束时发现装置A中植物质量明显增加,而装置B中植物质量没有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还想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请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并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人们常说,下霜后大白菜会变甜,这句话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某同学查阅了一些资料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资料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而淀粉是不甜的。
资料2:科学研究表明,在冬季,一些蔬菜的植株体内会产生葡萄糖,溶于水后使细胞液中糖分增加,细胞液的凝固点降低,这样细胞液就不容易结冰,植株就不容易被冻坏。
资料3: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葡萄糖酸()和水,同时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据此可以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步骤一:在大白菜基部切取一段叶片,置于研钵中研磨直至出现汁液,将等量汁液分别移入1号、2号两个烧杯中。
步骤二:在1号烧杯中加入碘液,发现变蓝色。
步骤三:在小试管中加2毫升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4至5滴质量分数为0.05%的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四:把小试管中的物质倒入2号烧杯,加热至沸腾并搅拌,发现蓝色沉淀逐渐消失并出现砖红色沉淀。
根据上述资料及实验现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步骤二的现象可推测大白菜中含有_____,,从步骤四的现象中可推测大白菜中可能含有_____。
(2)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分析资料1和2可知,冬天时一些蔬菜变甜,是这些植物对环境的种适应,是通过长期的_____的结果。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