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生活中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算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 | B.课桌高度约为800毫米 |
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 | D.杭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
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
时测得的长度为
,在
时测得的长度为
.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
B.如果在![]() |
C.如果在![]() |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
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
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 759毫米,7.59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毫米、厘米、分米、米 | B.厘米、分米、毫米、米 |
C.毫米、分米、分米、米 | D.分米、毫米、厘米、米 |
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
,小华测量的结果是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 B.小明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 |
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 D.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
2019年是中国农历猪年,小明收集到一张猪生肖邮票,如图所示。他用分度值是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其画面部分的长度时,记录了如下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3厘米 | B.3.5厘米 | C.3.51厘米 | D.3.512厘米 |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使用测量工具前应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请认真观察下图,并把读数记录下来:

(1)图1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cm;
(2)图2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

(1)图1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cm;
(2)图2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
进入五中学习的小科同学特别爱钻研,喜欢动手做实验,最近班里忙着准备第61届校运动会开幕式入场的节目表演,由于要买裤子,量腰围,让小科产生了许多想法:
(一)从量腰围到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探究与思考
在量腰围时小科知道皮尺必须与腰完全重合,而在用“扎孔法”测量圆柱体周长时可以有如下两种测量方式:

乙方式可行吗?小科在家中进行了探究:
(1)小科在用卷纸很方便地按甲、乙两种方式操作且乙方式按倾斜程度不同做了三次:

(2)将带孔的纸条展开拉直分别如下图:

根据以上(1)(2)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圆柱体的周长等于两孔之间的距离,但由于牙签扎的孔过大,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该:测量两孔的_________之间的距离。
②请你用刻度尺量一量,可知道“斜绕式”扎孔法测圆柱体周长是_____的(填“可行”或“不可行”)
③请你仔细观察纸条展开拉直后的四幅图,可发现“斜绕式”与“垂直式”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两孔的连线始终与圆柱体的轴线_________。
④小科为什么把“斜绕式按不同倾斜程度做多次?理由是_________ (从下列两项中选填)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b、避免结论偶然性使之更具普遍性
(二)从圆柱体周长测量方法的探究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多的测量研究
(1)小科通过思考,想出了“扎孔法测圆柱体的数学原理。同学们,相信你也能做到;_________
(2)小科还想测量新买卷纸的总长,他当然不会真把那么长的卷纸去完全测量一遍,他的研究还在继续......
(一)从量腰围到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探究与思考
在量腰围时小科知道皮尺必须与腰完全重合,而在用“扎孔法”测量圆柱体周长时可以有如下两种测量方式:

乙方式可行吗?小科在家中进行了探究:
(1)小科在用卷纸很方便地按甲、乙两种方式操作且乙方式按倾斜程度不同做了三次:

(2)将带孔的纸条展开拉直分别如下图:

根据以上(1)(2)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圆柱体的周长等于两孔之间的距离,但由于牙签扎的孔过大,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该:测量两孔的_________之间的距离。
②请你用刻度尺量一量,可知道“斜绕式”扎孔法测圆柱体周长是_____的(填“可行”或“不可行”)
③请你仔细观察纸条展开拉直后的四幅图,可发现“斜绕式”与“垂直式”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两孔的连线始终与圆柱体的轴线_________。
④小科为什么把“斜绕式按不同倾斜程度做多次?理由是_________ (从下列两项中选填)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b、避免结论偶然性使之更具普遍性
(二)从圆柱体周长测量方法的探究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多的测量研究
(1)小科通过思考,想出了“扎孔法测圆柱体的数学原理。同学们,相信你也能做到;_________
(2)小科还想测量新买卷纸的总长,他当然不会真把那么长的卷纸去完全测量一遍,他的研究还在继续......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获得蜗牛的一些基本信息,现做了如下的实验:
①测定蜗牛的体长及爬行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着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秒钟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蜗牛的位置,并将照片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1)蜗牛的体长为_________mm
(2)30秒钟后,蜗牛的爬行距离为_________mm
②为了研究光照对蜗牛生活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没有影响
猜想二: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有影响,而且蜗牛不喜欢强光照射
实验:取一纸盒并在纸盒的底部均匀的铺上湿土及菜叶,将纸盒一半用黑纸盖住,在不遮光处放一只蜗牛,并将装置放在太阳下。
(3)出现怎样的现象说明猜想二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测定蜗牛的体长及爬行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着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秒钟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蜗牛的位置,并将照片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1)蜗牛的体长为_________mm
(2)30秒钟后,蜗牛的爬行距离为_________mm
②为了研究光照对蜗牛生活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没有影响
猜想二: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有影响,而且蜗牛不喜欢强光照射
实验:取一纸盒并在纸盒的底部均匀的铺上湿土及菜叶,将纸盒一半用黑纸盖住,在不遮光处放一只蜗牛,并将装置放在太阳下。
(3)出现怎样的现象说明猜想二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