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 和平与发展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A.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
B.法西斯侵略触犯美国国家利益 |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D.中苏两国无力抵抗法西斯进攻 |
材料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战争信息署在中国设立了重庆、昆明等八个地方办事处,简称“美新处”,利用报纸杂志、宣传册、海报、书籍、图片、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国统区和沦陷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对日心理战。美新处曾拍摄大量科学短片在中国放映,目的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鼓励科技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美国形象。1943年,美新处出版了《天下一家》,该书“成为当时全国的畅销书”。《天下一家》与儒家的“天下大同”有着相似之处,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共鸣。
1944年美国独立日,国民党主办的《中央日报》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林肯总统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意旨实属相同”予以祝贺,并宣传中、美两国对于共同实现“国际社会安全制度”承担着“义务和责任”。中共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文章称赞《独立宣言》是“民主主义的胜利宣言”,对美国独立日庆典予以赞扬。然而,美新处塑造的美国形象与真实的美国并不完全相符。战争信息署塑造的美国形象虽然短期内推动了战时的中美合作,但在促进美国对华长期目标——扶持中国成为一个“亲美”的东方大国上,并不如人意。
——据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1)根据材料,概括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的作用。

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A.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关键 |
B.意识形态是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
C.苏联实力的壮大提高了自身地位 |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能够消失 |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沦陷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沦陷的影响。
材料 一战后,日本在对华侵略和太平洋扩张上与英美展开“协调外交”,遭到英美“强硬政策”的抵制。……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确立了“南(太平洋)北(苏联)并进”的侵略路线。为牵制苏联及英、美在东亚的势力,日本迫切希望联合德国消除其侵略扩张的障碍。1936年11月,日德缔结了“防共协定”。这个协定打着“防共”的招牌,实际上既针对苏联又针对英美诸国。对日本来说,企图利用日、德军事同盟的关系,来缓解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陷入的外交孤立境地,同时最大限度地来推进“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计划。正因为如此,日本便在日德“防共协定”缔结的七个月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后,日本又于1940年9月27日,同德、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妄图以三国军事同盟力量压制英、美等国,迫使美国放弃参战,从而实现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
——摘编自武向平《1936-1941年日本对德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6-1941年日本对德政策制定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6 -1941 年日本对德政策的影响。
A.苏联的“中立自保” | B.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
C.英法的绥靖政策 |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
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上台②建立起一党独裁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利用了阶级矛盾异常激化的有利时机

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②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
③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 ④苏德战场处于转折之中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摘编自张贵锁、李兴凯《浅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设明太平洋战争爆发对二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