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美国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成立。至40年代,两大公司创作了许多有着超级能力的英雄,如超人、美国队长等,他们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人们带来希望,深受美国及世界民众喜爱。这一现象
A.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流行B.反映了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
C.表明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观察下面的漫画,该漫画
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D.反映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于二战全面爆发前举行的某次会议,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曾深有感触地说:“他 们极其爱好和平,愿意以高昂的代价去换取它,而不敢相信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敲竹杠的恶棍。"R.R.帕尔默所说的这次会议
A.使得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
B.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
C.使德国法西斯得到了“向西进军”的鼓励
D.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国际关系背景。

材料二:希特勒总是在各种演说中不断地提醒德国人民,不要忘记祖国在第一次世界中所遭受的奇耻大辱,……德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忍受着饥饿和骚乱的威胁,他宣称,“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的果实,几乎完全是雅利安人的创造性产物。”“只有雅利安人才是高于一切的人类的创始者。”为争取雅利安人后裔——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必须消灭“非我族类”的劣等民族。希特勒咬牙切齿地叫嚣着:“民族不是由于打败而毁灭的,却是由于丧失任何抵抗而毁灭的。只有用武力的形式把争取独立的思想付诸战斗行动之时,民族的迫切愿望才能得到圆满的实现。”“我们变为对付暴力只能用暴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希特勒骗取民众信任夺取政权的主要法宝是什么?除此之外希特勒上台的原因还有哪些?
(3)材料一、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材料三:1919年5月在英法的指使下希腊入侵土耳其,土耳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凯末尔领导人民进行了一声抗击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在人民的支持下,凯末尔建立了新的民主共和国,推翻了苏丹政权,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同时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4)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凯末尔革命中的民族主义的目标。

材料四:在当今世界,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的加速,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接触空前频繁,其相互差异也矛盾亦更为凸现,民族主义思潮再次高涨。

(5)据材料四,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怎样对待民族主义思潮?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材料二 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英国漫画《三头怪兽》,漫画中的怪兽,头部是希特勒,中间是墨索里尼,尾巴上是东条英机。

(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以“走向战争”四个字概括1929—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结合以上表格和漫画材料,解释“走向战争”的表现。

材料三


(2)观察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战争过程呈现的主要特点,分别写出苏德战场和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四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1941年10月,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英美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仅就经济方面互相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包括卡车约45万辆(占苏军车总量50%以上);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的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3)依据材料四,指出英法美等国与苏联采取联合行动的原因,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对于消灭法西斯集团的重要意义。

材料五 联合国之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摘编自《联合国宪章》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简述联合国成立的主要背景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材料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工业发达、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侵吞捷克,希特勒在1938年先后制造了五月危机和九月危机。面对严峻局势,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决定要求捷克政府接受希特勒的领土要求。捷政府既不愿意依靠广大的爱国群众,叉把接受苏联的援助看成一种“极端自杀的手段”,最终选择了屈服。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暮尼黑举行会议。30日,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等必须无偿地交给德国;在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尚不能确定的地区,由四国代表组成的国际机构占领,再通过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领土,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重工业实力。《慕尼黑协定)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形势,大大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它们发动世界战争的步伐。《慕尼黑协定》远远没有满足希特勒的贪欲。协定签订之后不久,希特勒就制订了一项绝密计划,决定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15日,德国.军队侵入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并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慕尼黑协定》能够签署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慕尼黑协定》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3年5月10日午夜,成千上万名青年学生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手举火炬走上街头。在柏林市中心的广场上,火炬被投入数完本书籍中。这些书中有各国的文、史、哲与自然名著。宣传部长戈培尔宣称:“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一个新时代。”

(1)戈培尔所说的“新时代”其实是怎样的时代?简述该时代的特征。
(2)与戈培尔宣称这是一个“新时代”几乎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经历了一场“新时代”,请你评述一下美国的新时代。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材料 一战后,日本在对华侵略和太平洋扩张上与英美展开“协调外交”,遭到英美“强硬政策”的抵制。……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确立了“南(太平洋)北(苏联)并进”的侵略路线。为牵制苏联及英、美在东亚的势力,日本迫切希望联合德国消除其侵略扩张的障碍。1936年11月,日德缔结了“防共协定”。这个协定打着“防共”的招牌,实际上既针对苏联又针对英美诸国。对日本来说,企图利用日、德军事同盟的关系,来缓解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陷入的外交孤立境地,同时最大限度地来推进“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计划。正因为如此,日本便在日德“防共协定”缔结的七个月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后,日本又于1940年9月27日,同德、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妄图以三国军事同盟力量压制英、美等国,迫使美国放弃参战,从而实现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

——摘编自武向平《1936-1941年日本对德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6-1941年日本对德政策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6 -1941 年日本对德政策的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应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A.苏联的“中立自保”B.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英法的绥靖政策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法西斯势力在德日分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日本法西斯专政有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上台②建立起一党独裁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利用了阶级矛盾异常激化的有利时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