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 和平与发展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1941年底,战火从大西洋烧到太平洋,使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的战役是
A.不列颠之战 | B.中途岛海战 |
C.日本偷袭珍珠港 | D.法西斯德国突袭苏联 |
“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御物资,予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上述法案的通过表明美国
A.严格遵循中立法案 | B.顽固坚持缓靖政策 |
C.孤立主义政策动摇 | D.全面卷入世界大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刻尔克奇迹”的影响。
材料 1940年5月21日纳粹德国在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遏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仪有万名居民的小港作为海上退路。德国军队在距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的地方,却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央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其次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担心装甲部队受因于敦刻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而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英国政府就是利用这样一个时间段,动员人民营救军队。短短10天内,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刻尔克奇迹”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刻尔克奇迹”的影响。
如图所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下列项中对该事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使北非战场的胜利结束 | B.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
C.二战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 | D.加速法西斯轴心国的瓦解 |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全世界进步力量和德、意法西斯政权之间的第一次较量,歌颂了世界各地无数国际主义战士奔赴前线,大力支持当地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该作品历史背景是( )
A.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 B.西班牙内战 |
C.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 D.日德兰海战 |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对上述
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希特勒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
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 |
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 |
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
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 |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
D.“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建立 |
对于二战全面爆发前举行的某次会议,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曾深有感触地说:“他 们极其爱好和平,愿意以高昂的代价去换取它,而不敢相信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敲竹杠的恶棍。"R.R.帕尔默所说的这次会议
A.使得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 |
B.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 |
C.使德国法西斯得到了“向西进军”的鼓励 |
D.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