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县一级以上的负责人,一般都由革命军将领担任。地方乡官由贫苦农民担任,“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乡官如有贪污不法的,人民可以检举揭发,随时革退。这些规定
A.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倾向
B.说明《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阶级局限性
C.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封建精神
D.表明《天朝田亩制度》顺应了时代潮流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某个西方人发表的一幅漫画《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1894年),漫画中日本武土矮小而灵巧,正手持战刀刺向全身披挂的中国巨人,一位西方人则躲在墙后的梯子上远远观望。漫画反映了(  ) 
A.日本已确立独占中国局面B.中日军事装备均原始落后
C.清廷整体实力对日仍具相对优势D.西方列强对中日战局存在着误判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共派出从军记者114名,还有15名画师、摄影师连篇累牍地报道战争的进展状况、战斗经过、双方死伤人数、俘获战利品、俘虏处置及战地情形等,战争爆发后仅一个月,有17名西方记者获得了随日军采访的许可。而清政府则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拒绝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这一差异突出反映了
A.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B.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
C.日本借机宣扬军国主义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是一个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的国家。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搭配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B.鸦片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黄海海战
D.《辛丑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世纪末,在山东出现了一首民谣:“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39 年2月,国民党组织南岳游击训练班,邀请中外名人和领导人讲课、演说或作报告(见下表)。
受邀者
主讲内容
苏联顾问
炮兵、步兵协同作战问题
日本共产党鹿地亘
对日本军阀的解剖和日本国内的民主斗争
蒋介石
推行基本建设与实现三民主义
白崇禧
关于游击战的问题
胡愈之(学者,社会活动家)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分析
周恩来
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
 
此举表明国民政府
A.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B.接受中共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
C.根据战场形势调整作战方针D.致力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某校历史小组举办了“共和国六十年发展历程”学习纪念活动,并向全校同学提出了问题,征集优秀答案。
(1)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解说词引用了***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结合史实说明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2)来到当年井冈山会师的地址,当地导游说:“如果说上海把马克思主义接到中国,那么我们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写出你的理由。

(3)请对下面老照片上的“解说词”作解说。

(4)在报刊中,经常会看到右边的栏目设计。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栏目撰写内容介绍(至少3条)。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下列关于香港的材料 
年份
主要事件
1841年1月
英国武装占领香港岛
1841年5月
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未果
1842年8月
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
1860年3月
英国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
1860年10月
英国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九龙丰岛南端的九龙司
1898年6月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
1919年1月
顾维钧等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指出英国在香港“无继续存在之充分理由”
1921年11月
华盛顿会议上,中双方就新界问题进行了一次交锋,但英国则以“防御需要”为由,坚不退还
1942年11月
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份《中英新约修订草案》,明确要求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国民政府作出了让步,“中国政府保留日后重新提请讨论此问题之权”
1945年8月
在美英的压力下,国民政府重申:“中国不会派军队去香港接受日本投降,以免引起盟军误解。”英国重占香港
 

——摘编自人民网《香港问题的由来》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形成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当前题号:8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0.99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旨在
A.废除封建制度,防止清朝复辟B.限制总统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C.借鉴美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D.消除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