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两次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运动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 + 清末新政
- 国共政权的对峙
- 抗日战争
- 解放战争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在清末,士人阶层出现了大规模分流,士人阶层流向了工、商、军、学等不同领域,有些士人甚至无以为业。据此可知
A.时代变革引起社会阶层变动 | B.科举制度无法选拔新式人才 |
C.社会阶层流动推动历史进步 | D.阶层变动导致民众大量失业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绵亘不断。商周时期,文告、法典等文书档案记载于兽骨、青铜器和简牍上。西周时,许多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置,置之宗庙”以求得神灵和祖先庇佑,以后历代藏书之制莫不仿于此。东周时期,又出现了丝帛和石刻档案。《汉书》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随着“蔡侯纸"问世,档索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连级上送;《大明律》则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各衡门印信者斩,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中国历代档案典籍异常丰富,除史官修史可参阅库内档案外,其他官员学士罕有窥其美富者。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一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绵亘不断。商周时期,文告、法典等文书档案记载于兽骨、青铜器和简牍上。西周时,许多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置,置之宗庙”以求得神灵和祖先庇佑,以后历代藏书之制莫不仿于此。东周时期,又出现了丝帛和石刻档案。《汉书》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随着“蔡侯纸"问世,档索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连级上送;《大明律》则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各衡门印信者斩,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中国历代档案典籍异常丰富,除史官修史可参阅库内档案外,其他官员学士罕有窥其美富者。
——据潘晓红《中国古代档案发展历史剖析》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变迁,企业中的經济仲裁文件、公证文件等均被作为文书档案收藏。1907年,清延创办了刊布谕旨、类折等文书档案的《政治官报》;北洋政府时期则规定,各单位均可利用档案,外国使馆人员亦可。在近代,档案违法行为的处理包括申诫、记过和撤职等。当时有学者指出,档案学即用科学方法处理档案的学问,在欧洲也是近百年来发达的事。——据刘遍红《中国近代档案法规发展演变动因》等
材料三 1978年以来,温湿度和防火防盗电子监控、防霉杀虫、机械化修被等技术和设备在档案事业中已普遍应用。随着社会发展,档案工作已实现了主要为历史研究服务的转向。1982年和1995年,我国先后创办了世界上唯一的***国.——杨冬权《发展、提高、创新一新中国档案事业6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档案发展的思想文化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