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运动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 清末新政
- 国共政权的对峙
- 抗日战争
- 解放战争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得狂潮,1899年美国向英、德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随后又增补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该政策
A.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 B.促使列强宰割中国同盟的形成 |
C.致使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 | D.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张治中将军在一次欢送***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 |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 D.国民党全面进攻取得成效 |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
A.竭力维护和平大局 | B.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
C.积极开展战略反攻 | D.取得军事优势地位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根本任务是要稳步地促进相互联系的两个转变。其中一个转变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另一个转变则是
A.由半殖民地向独立自主的转变 | B.由专制独裁向民主政治的转变 |
C.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 D.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据此可知,七届二中全会
A.对新型政权性质作出重要论断 | B.标志着***成为执政党 |
C.开创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D.得到各政党和团体的广泛拥护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別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 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中国华东地区包括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在近代,该地区既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国内革命战争中各派力量争夺的焦点。根据如图信息所示,该重要战役指的是


A.徐州会战 | B.枣宜会战 | C.淮海战役 | D.台儿庄战役 |
1942年11月下旬,日军即将进攻香港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共东江纵队前身)即接到了正在香港开会的该队政委尹林平的指示:“作好应变的准备,一旦战事发生,立即派部队进入港九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这表明了
A.国共两党共同合作抗日 | B.香港得到反法西斯国家支持 |
C.日本在沦陷区统治加强 | D.中共对香港抗战的重要贡献 |
1943年12月,任弼时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占71%(高中以上占19%,高中占21%,初中占31%) ,其中许多人成为革命的主干力量。这一现象说明
A.中共政治新气象得到认同 |
B.抗日根据地文化氛围浓厚 |
C.边区政府社会结构更合理 |
D.日寇对知识分子迫害严重 |
下面是1931~1943年东北地区的工矿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较表(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东北地区
| 1931年 | 1937年 | 1940年 | 1943年 |
指数 | 100 | 100 | 100 | 100 |
工矿业 | 26.9 | 51.0 | 54.4 | 59.3 |
农业 | 73.1 | 49.0 | 45.6 | 40.7 |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 | B.经济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 |
C.逐渐摆脱了对日本经济的依赖 | D.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基地 |